【重庆疾控权威解读】关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六问六答助您深入了解
2025-01-26 13:02:4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旨在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全力推进实现我国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
据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仍有约20万麻风病新发病例,我国每年也有数百例新增病例。2023年,全球报告了18.28万例新麻风病例,其中东南亚地区占71.9%,美洲地区占13.6%,非洲地区占11.5%。2024年,重庆麻风病新发数量为7例,随着病人数量不断减少,病区范围不断缩小,麻风病疫情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尽管麻风病的流行已得到显著控制,但全球范围内仍需持续努力,以进一步减少其影响。
“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那么,消除麻风危害究竟是消除什么危害?“闻麻色变”还存在吗?麻风病怎么治愈?为此,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到来之时,重庆市疾控中心面向公众做了大量麻风病知识普及,通过联合开展线下宣传活动、走进重庆市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慰问麻风病患者、走进《重庆之声》栏目进行科普直播,意在向大家说明麻风病可治不可怕。
2025年1月23日,重庆市疾控中心地寄所副所长罗飞作客《重庆之声》,就麻风病有关知识进行了专业科普。
麻风病,也被称为汉森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等组织,导致患者出现斑疹、丘疹、结节等皮肤损害,主要通过长期的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
麻风防治的长期实践表明,该病不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疾病,由于社会的偏见,麻风患者往往承受着精神和躯体上的双重痛苦,事实上麻风病已不再可怕。
罗飞说到,麻风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早期由于病因不明,麻风病曾被视为“不治之症”。但在20世纪4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砜类药物对麻风病治疗有效,特别是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联合化疗(MDT)方案以来,麻风病的化学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联合化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杀菌化学药物进行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目前,几乎所有登记患者均在接受联合化疗。自1985年以来,全球用联合化疗治愈或完成治疗的患者超过1100万例,登记病例覆盖率达99%。
而且在治疗措施上,罗飞也介绍,目前我国已实现了由单药治疗转向联合化疗,由住院隔离转向院外社会防治,由单纯治疗转向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由专业队伍孤军作战转向社会力量协同作战的转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的目标,不仅意味着没有麻风患者,还包括消除麻风病带来的畸残和其他不良影响。尽管医学进步显著改善了麻风病的控制状况,但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远未消逝。
因此,“全面消除麻风危害”除了涉及医学层面的疾病控制,还包括社会、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干预。罗飞强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关注患者的躯体康复,同时重视他们的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康复。具体措施包括提供物理治疗和康复服务、社区支持和职业培训、心理咨询支持等。
在重庆,麻风病患者的就诊途径和医疗机构设置较为完善。重庆实施麻风病症状监测,并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麻风病的警惕性。对于主动就医的患者,尤其是皮肤科患者,医务人员会主动进行麻风病疑似症状筛查,并按照规定进行报告、转诊和排查。此外,重庆还成立了市级麻风病定点医疗机构,分片区收治麻风病人。
三个片区医疗机构如下:
万州区
重庆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万州区天城街道万河村2组
联系电话:(023)58131537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医院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大道112号
巴南区
重庆市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化龙路140号
联系电话:(023)66276311
南川区
重庆市南川区皮肤病防治院
地址: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西大街13号
联系电话:(023)71427000
关于治疗费用问题,罗飞也介绍到,目前所有麻风患者的联合化疗治疗药物均由国际抗麻风联合会、日本世川基金会、荷兰麻风救济会联合捐赠,因此,麻风患者的联合化疗治疗药物是免费的。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转变,我国在保障麻风病患者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自1986年取消麻风病患者的隔离措施以来,麻风病患者逐渐被纳入残疾者范围,享受到就业援助、教育支持和社会保障等帮扶措施。此外,婚姻法取消了麻风病患者禁止结婚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也允许麻风病患者入境。
最后,重庆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麻风病并非不可治愈,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于减轻组织损伤、延缓病情发展及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完全康复,重新融入社会。对于普通人而言,麻风亦无需过度恐慌,因为大多数人对麻风杆菌具有天然免疫力,这也是为什么麻风病并没有大规模流行的原因之一。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及避免与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等预防措施,我们完全有能力将麻风病的风险降至最低。
(敖莹)
责任编辑: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