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重庆两会 | 石强桢:完善体育部门参与“15分钟生活圈”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等制度设计

第1眼TV-华龙网 董进

2025-01-20 18:18

市政协委员,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强桢。。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市政协委员,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强桢。。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硬件基础,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社区体育设施因为贴近老百姓,是广大体育健身爱好者需要最迫切、使用频率最高,最能体现体育惠民有感的载体。2025重庆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强桢的提案,便是建议落实中心城区15分钟生活圈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和验收监管制度设计。

2024年9月,市规委会审议通过《重庆市中心城区15分钟生活圈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中心城区5467平方千米划分为915个15分钟生活圈,包含428个城镇生活圈和487个乡村生活圈。《规划》也明确要求构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和多功能运动场。

按照相关要求,一个完整居住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至少有一片公共活动场地(含室外综合健身场地),用地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配置健身器材、健身步道、休息座椅等设施以及沙坑等儿童娱乐设施。

2024年10月,新修订实施的重庆市地方标准《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中也明确要求“每个社区应配置一处及以上多功能运动场地,其中,应有一处大于1000平方米,服务半径超过300m覆盖范围;居住街坊(小区)级要按照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室外综合健身场地”。

但石强桢通过调研发现,中心城区部分社区是建于2005年以前,当时主要依托开发项目按照每100户15-20平方米配建了包含养老、停车和体育等设施,其中体育场地设施普遍不达标;部分新建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存在规划建设不足的问题,导致中心城区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不平衡。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目前重庆市执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中,缺少体育部门参与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和验收的相关制度设计。”石强桢表示,社区应配套建设的体育场地设施因为缺少体育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从而导致“应建未建”或“建设不达标”或“建成后被改变用途”等问题发生。

为更好建设15分钟健身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就近就便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强烈需求,也为更好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体育法》中提出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应当征求本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意见”法律规定。石强桢建议,按照《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在不增加当前行政审批环节的前提下,针对当前我市各类市场主体修建包含有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在内的建设项目,由相应的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完善体育部门参与监管的制度设计。

比如,在15分钟生活圈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环节,建立和完善征求体育部门意见的制度设计,以便体育部门按照中央和市里的相关规定落实其规划要求。

责任编辑:李茜
附件下载: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