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一联组政协委员踊跃建言——以产业创新引领全面创新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01-20 06:45:04 来源: 重庆日报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创新如何“求新”?1月19日,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一联组的政协委员在讨论中踊跃建言,围绕“以产业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献智献策。
以数智赋能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数智化、绿色化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抓手。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开展传统制造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行动。目前我市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578个,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累计下降13.5%,两化融合指数排名西部第一。但部分政策未能有效覆盖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技术支持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洪敏建议,以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为引领,强化政策引导和财政金融支持,充分利用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策划一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大力实施“智改数转绿色化”行动,大力推进数智化、绿色化、标准化融合技术创新,引导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绿色生产。
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常委,市审计中心主任杨柳特别关注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问题。他表示,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议高位谋划产业承接协作机制,激发雁阵效应,开展关联产业“组团式”招引、特色优势产业“揭榜挂帅”,推动转移产业与承接地优势密切耦合;筑牢园区“软”“硬”“智”实力,培育梧桐效应,夯实要素保障硬实力,优化发展环境软实力。重构园区多维集聚生态,释放虹吸效应,以“链式植入”找准承接赛道,瞄准战新产业、“大终端”“新终端”等引领性环节,推动产业链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
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委作出以产业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重要部署,并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
市政协委员,永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洁调研发现,我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还存在成果转化平台能级不高、企业主导作用发挥不足、专业服务能力支撑不强等问题。她建议完善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化布局,集中全市资源建设高位推动、引领性强、机制灵活的综合转化功能平台;强化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做实产业创新综合体,推动新产业培育生成;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生态,理顺体制机制,做强创投基金,壮大专业力量,加快发展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共享服务等专业机构。
市政协委员、重庆理工大学校长刘小康对此表示赞同。他说,重庆高校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源泉、转化的关键场景,但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投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激情不足,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体制不够灵活,束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条条框框依然存在。刘小康建议建好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进一步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活力;建立灵活有效的高校成果转化机制,充分调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建立全市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统筹机制,更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军病理学研究所所长,金凤实验室主任卞修武则建议夯实医药科创平台建设。他表示,加快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建议推动管理侧合理化变革,强化需求侧精准化支持,实施研发侧链条化创新,优化服务侧体系化供给,提升新质健康服务能力。
聚焦关键环节推动现代化产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褚文博建议加快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城市。他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我市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之一,而“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去年7月,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已取得系列阶段性成果。他呼吁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推进数据互联互通;充分发挥链主作用,构建产业融合生态体系;探索更多闭环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重庆辨识度。
市政协委员,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建议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他表示,我市多式联运架构虽已基本成型,但路网还有待完善,一体化、集约化程度还有待提高,数字化、智能化运用还有待加强。他建议强化硬支撑,完善多式联运路网体系;打造软环境,规范多式联运营运标准;深化数字化改革,提升多式联运整体效能。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市政协委员,垫江县政协主席郑小波调研发现,2023年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6.8%,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2个百分点,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他呼吁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壮大研发主体,提升农机科技创新能力,着力解决供需矛盾,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我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罗静雯
责任编辑:邓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