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春节在望,各地众多消费活动再掀高潮。在激发消费潜能、增加消费供给和丰富消费层级等导向性政策供给的同时,实践层面,除了营造消费氛围激发消费热情,也当更加在促消费的环境秩序和逻辑上下功夫,精准施治。
当前,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关注到促进消费的深层次制度性数据化环节。例如,对“游客人均消费金额”“沉浸式文旅演出投报收益率”“文旅外溢商贸关联度”等量化数据的分析与思考。应该说,这是新时代基层经济治理能力提升的表现,是一个值得点赞的现象。
精准营造更有序更可持续的商贸秩序环境是提振消费的重要基础。比如,近年来各地纷纷抢拼“首发经济”,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首店开业不久即门庭冷落的“昙花一现”现象。何以故?根本原因在于从规划、建设到推展缺乏全流程运营的“量化”评估机制。具体而言,一个商业项目的成功与否,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首先,取决于前期的精准商业定位,即对环境片区的消费者数据研究,对片区竞争形态的数据研究,甚至对消费趋势的数据评估;其次,基于量化数据支撑,进而确定专业团队的项目操盘方案也很关键。总之,从招商完成度到后期的分阶段精细化运营,一切都应该是量化决策,而不是凭感觉铺摊子造“网红”。
合理“量化”的商业布局是保护经营主体投资激情和呵护消费者积极消费心理的关键一环。在商圈治理上,如何做到让合适的项目在合适的位置,让专业的优质商管公司去操盘专业项目,这取决于商业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和治理水平。比如说一个城市区域应该有多少商贸主体容量?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如何落实行业专家和行业代表参与的听证机制、引进商业和住建部门的数据协同机制,进而避免各行其是的重复建设、控制同质增量和过度内卷性竞争?再比如,从城市商誉形象角度考量,如何对那些引入优质品牌和操盘运营能力强的团队给予奖励支持等,这些环节,都是对新时期商业消费环境“量化”治理能力的新考验和新课题。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 毅)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