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传承新苗绽芳华!重庆艺术学校川剧专业学员迎首次大考-华龙网

川剧传承新苗绽芳华!重庆艺术学校川剧专业学员迎首次大考

2025-01-15 22:27:0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徐云卿)拿顶、涮腰、蹁腿、轱辘毛、朝天腿……样样都行!1月15日,重庆艺术学校2024级川剧专业的学员们迎来了入学后的首次期末考试。

为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推动川剧艺术薪火相传,2024年5月,重庆市川剧院与重庆艺术学校合作培养川剧表演艺术人才,开办2024级川剧专业,最终招收31名演员、4名打击乐、1名琴师、1名帮腔,并于9月正式开学。

考试现场,学员们个个目光炯炯、神采奕奕,站立时身姿挺拔如松,动起来步伐轻盈、矫健敏捷。从控腰、飞脚,到圆场、身段;从念锣鼓经,到敲哑鼓垫……演员主要考核腰功、腿功、毯功、身训等基本功,琴师、打击乐专业则主要考核对川剧锣鼓曲牌的理解和对乐器的掌握。这批“川剧苗苗”们大部分入学前都是零基础,经过4个多月的刻苦学习,虽稍显青涩,但是已经有模有样。

10岁的石桎立是最小的学员,他小时候跟随父母观看川剧后便很感兴趣,虽然担心很辛苦,但是希望能够挑战自己,就报考了川剧班。石桎立年纪虽小,却很能吃苦,上课时,练飞脚、学下叉,都不在话下;放假时,也独自一人坐车回到位于梁平的家里。“虽然也有想家的时候,但是爸爸妈妈常常鼓励我,说人就要学会独立!”石桎立的眼神里满是坚定。

12岁的王艾琳在考试中表现优异。从9岁开始学习戏曲的她,因为觉得川剧唱腔优美、服饰靓丽,就来到这里专门学习川剧。“有时候在学习技巧动作时出了问题,一时之间很难改正,会让我觉得很苦恼。”回忆起学艺的种种,王艾琳说道,“但是只要我坚持多练习几遍,最终就可以成功,这让我很有成就感,也让我知道了只要坚持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情。”

18岁的李彦儒是一名琴师,她从小跟着爱拉京胡的爷爷出入各种剧院,耳濡目染下,也学习了二胡和京胡。“来到这里后,首先是沉下心来系统地学习京胡,规范好基本功弓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了解也加深了。”提到未来的目标时,李彦儒很是期待,“我现在才刚刚入门呢,希望学成之后能够多多站上舞台参与演出!”

“本次考试是对学员们4个多月来学习成果的一次汇报和检验。有句行话叫‘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因此,孩子们平时训练都十分刻苦,早上不到七点便起来练功,两个星期才放一次假,只为了将基本功练得更加扎实。”重庆市川剧院原副院长、2024级川剧班教学老师彭欣綦表示,去年9月1日川渝两地同步实施的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十分重视川剧人才培养,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川剧发展注入有生力量,重庆艺术学校时隔十年再次开设川剧专业。“目前,学员们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等他们有了较为扎实的功底后,我们会因材施教,不断打磨,助他们真正成才,期待未来能在川剧的舞台上见到他们的身影。”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