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三个“关键词” 读懂重庆文旅2025年如何向“新”出发-华龙网

观察|三个“关键词” 读懂重庆文旅2025年如何向“新”出发

2025-01-16 06:30:0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从洪崖洞梦幻璀璨的灯光夜景吸引全球目光,到磁器口古镇人头攒动、烟火升腾。重庆,这座山水之城凭借独特魅力,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城市”。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接待国内游客、实现国内游客花费4.7亿人次、5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6%左右。

1月15日,2025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如何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重庆文旅用“新高地”“新业态”“新活力”三个关键词,展现向“新”出发立潮头的决心。

光绘渝中。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供图
光绘渝中。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供图

新高地

深化区域协同 共建巴蜀文旅新高地

上午在宽窄巷子喝盖碗茶,下午在洪崖洞吃火锅,这样的“双城”生活你体验过没?

“川渝山水相依、历史同脉、文化同源、人文相亲,在文旅合作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发展中,重庆将持续深化与四川的文旅合作,共同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动区域文旅协同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如何深化?关键在于精准施策。

重庆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四梁八柱”,精准探寻成渝双核在宣传营销、品牌塑造和产业互联等方面的合作路径。

“川渝两地将积极开发更多特色主题风景道,如超大城市互动、巴蜀自然遗产、成渝古道文化等,丰富游客的出行选择,让游客在巴蜀大地领略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色文旅地标的联合培育,也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足石刻华严三圣造像。大足区文旅委供图
大足石刻华严三圣造像。大足区文旅委供图

随着“宽洪大量”(宽窄巷子和洪崖洞)、“点石成金”(大足石刻与金沙遗址)等川渝CP火热“出圈”,川渝文旅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步伐,迈得越发坚定。

或许,这还只是开始。未来,川渝两地将加快白鹤梁题刻、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联合申报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并加强川渝两地抗战文物的连片保护展示,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数据显示,2024年,川渝两地互访游客超过1亿人次,带动全国超10亿人次来川渝畅玩。消费者和文旅市场“双向奔赴”的热潮背后,是统一大市场的日趋完善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愈加健全。

为构建文旅统一大市场,重庆和四川将精心策划更多“渝进蓉出”“蓉进渝出”的精品旅游线路。

其中,“百万职工游巴蜀”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统计,活动自2023年开展以来,已累计带动出游超160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16亿元以上。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该活动,不断扩大“川渝互游”“川渝同游”规模,开辟更多川渝低空游线路,持续开行旅游专列;此外,还将积极探索建立成渝地区营业性演出许可互认制度,加强联合监管执法,共同制定并完善旅游市场负面清单,为文旅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新业态

推动多元发展 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

日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晒出“成绩单”,2024年,接待观众总量超368万人次,同比增长超65%,人数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我们将集中推出二十多项精品展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并有望再创多个历史纪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牟丰京介绍。

这是重庆多元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态势的生动映照。

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谢鹏飞 摄
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谢鹏飞 摄

会议指出,2025年,重庆将在文化艺术、公共文化以及旅游线路打造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多元发展。

——在文化艺术领域,重庆将全力筹备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精心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重点文化艺术活动;持续推进舞台艺术“渝韵”、美术“添彩”等“攀峰登顶”计划,努力打造西部演艺之都;加快重点创作项目的推进速度,致力于打造更多“彰显时代气息、体现山城特色、展现新重庆新气象”的文艺精品,同时,加大对群众文艺作品的打磨力度,精心雕琢广场舞《愉快起舞》、舞台舞蹈《高台高》等群文作品,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群众文艺创作水平。

——在文化惠民方面,将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计划新(改、扩)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增加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提高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的面积;同时,全面拓展川渝阅读“一卡通”借阅点,深化公共图书馆“巴・掌书”进轨道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巴蜀高铁掌书廊”建设,积极构建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幼儿园)联动阅读服务体系。

——在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上,通过串联洪崖洞、磁器口、红岩文化公园等都市特色景点,推进两江游船由夜游向全天候游升级,提升和规划建设更多特色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积极发展“跟着演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等新兴旅游模式;同时,着力打造渝西地区、渝东新城主客共享游憩带,以大足石刻、钓鱼城、四面山等精品景区为核心,向沿线镇街及乡村延伸,配套打造休闲业态和消费场景,构建环城休闲旅游圈。

以多元发展为笔,业态融合为墨,重庆文旅正绘就出一幅绚丽的新篇章。

新活力

焕新文旅品牌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渝味360碗美食集市。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供图
渝味360碗美食集市。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供图

前不久,在第十一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揭晓了“2024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其中,“渝味360碗”等4个重庆案例入选。

美食是重庆的一张特色名片,如何用好“文旅+美食”这张王牌?“未来,将持续培育一批‘渝味360碗’美食体验店、示范店、旗舰店、街区,全力推进文旅业态模式创新。”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不仅是美食,作为旅游资源大市,重庆一直致力于探索“文旅+百业”跨界融合的创新模式。

不仅要有趣、有新意、有情绪价值,还要利于媒介传播,达到让游客自发推荐的效果。这就需要打造一批具有高辨识度的文旅宣传品牌。

2025年,重庆将实施文旅品牌提升项目,聚焦展览、演艺、美食等多元主题,深入挖掘文物、文学艺术、非遗等人文资源,策划多个重庆独立IP栏目,积极引入落地网络平台的大流量IP活动。

与此同时,得益于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重庆成为外籍游客“入境第一站”热门选择。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让更多外籍旅客停留打卡?重庆文旅给出答案。

重庆将构建跨区域旅游宣传推广协作机制,实施满天星计划、渝东北引客倍增计划,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渝见・巴山蜀水》融媒体项目。持续提升“你好!重庆”文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精准对接重点客源市场,组团参与国际旅游组织活动和头部旅游企业品牌会议,不断提升重庆文旅在国际上的曝光度。

如何将旅游热度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与消费挂钩是最直接的选择。

重庆夜景。重庆新闻旅游集团供图
重庆夜景。重庆新闻旅游集团供图

重庆将持续推进传统消费提档升级,聚焦“旅游+美食”“旅游+演出”等领域,发展沉浸式演出、文化主题餐饮、智慧旅游等新消费模式。持续举办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嘉年华、市民音乐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推出一批特色文旅消费品牌。

2025年,重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必将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第1眼TV-华龙网 曹妤/文 首席记者 董进 主持

责任编辑: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