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④|成渝“双子星”绘就改革开放 “同心圆”-华龙网

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④|成渝“双子星”绘就改革开放 “同心圆”

2025-01-08 06:00:0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 冯珊)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川渝高竹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第1眼TV-华龙网 曹妤 摄
川渝高竹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第1眼TV-华龙网 曹妤 摄

五年来,川渝两地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从对外通道的精心擘画拓展,到开放平台的悉心雕琢赋能,再到重点领域改革的深度耕耘突破,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成渝两颗“双子星”正逐步崛起为中国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源源不断地为区域协同发展、全国经济增长注入澎湃动力。

畅达全球

对外通道活力澎湃

寒冬清晨,凛冽的空气中弥漫着霜气,一列列印有“中欧班列(成渝)”标识的集装箱列车整齐排列,集装箱堆积如山,起重机挥舞巨臂,货车往来穿梭,工人呵着白气在其间奔走,奏响冬日奋进乐章。

共建“一带一路”的浩荡东风,犹如一支灵动的画笔,酣畅淋漓地勾勒出成渝地区对外通道的蓬勃生机。

作为新时代的“钢铁驼队”,驰骋在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续写着丝绸之路的繁华新景象。

在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指引下,成渝两地凝心聚力,深度整合资源,成功实现运营标识、基础运价、车辆调拨“三统一”,为班列的高效畅行铺就了平坦大道。

截至目前,其通道运营线路已然拓展至51条,如毛细血管般广泛覆盖欧亚116个节点城市,累计开行数量突破3.6万列大关。

这一连串令人瞩目的数字背后,是不断攀升的开行量、与日俱增的运输货值以及持续稳定在高位的重箱率等主要运营指标。

打上“四川造”“重庆造”印记的电子产品、机械零部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优质产品,搭乘着班列的东风,远销欧洲大陆;与此同时,欧洲的高端装备、精密仪器等前沿产品也借此通道,源源不断地涌入国内市场,双向的产业赋能,让成渝地区的产业发展引擎轰鸣作响。

目光转向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同样成绩斐然,可圈可点。

重庆充分发挥自身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优势,成都则依托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的雄厚底蕴,双城携手并肩,合力攻坚。

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已然开通中泰、中越、中缅等多条极具特色的班列,其线路仿若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广泛辐射全球126个国家(地区)的548个港口,成功搭建起内陆地区与东南亚、南亚乃至全球紧密相连的经贸桥梁。

以重庆果园港为例,这座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港口,近年来货物吞吐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良好态势。在这里,大量源自川渝地区的化工产品、农产品等搭乘船舶扬帆出海,不仅大幅节省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更为产品抢占国际市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先机,让川渝制造在全球舞台大放异彩。

内河航运也在这一轮发展浪潮中绽放出新的活力。

川渝两地共同精心编制《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齐心协力推动长江水道进出口通关便利化,嘉陵江长江干支联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铺开。

如今,漫步长江之畔,映入眼帘的是长江黄金水道上往来船只络绎不绝,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从成渝地区顺流而下,浩浩荡荡驶向沿岸各国。

成都科创生态岛。资料图
成都科创生态岛。资料图

筑巢引凤

开放平台能级跃升

开放平台是一块强大的磁石,成为吸引各类资源要素集聚的关键所在。

五年来,成渝地区持之以恒地发力提升平台能级,精心打造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一路高歌猛进,一系列极具开创性的创新举措照亮改革前行长路。

重磅发布10个创新案例全方位涵盖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等多个前沿领域,为全国自贸试验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可复制推广的成功范例。

其中,“关银一KEY通”川渝通办集成化改革项目作为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成功出圈,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

这意味着企业在川渝两地办理报关、缴税等繁琐业务时,仅需凭借一把小巧的电子钥匙,即可畅享一站式便捷服务。如此高效的办事体验,引得众多外贸企业纷至沓来,纷纷选择落户这片投资热土。

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在成渝地区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重庆高新区、眉山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这无疑是为两地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与此同时,川渝两省市的12个综合保税区已然全部封关运行,它们如同12座坚实的堡垒,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

在这里,企业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贸易便利、保税仓储等一系列政策红利,吸引了诸如富士康、英特尔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不仅如此,成渝地区在商事登记领域同样大胆创新,推出了商事登记“渝港通”平台,在内陆城市中率先实现商事登记领域与香港信息贯通。借助这一平台,川渝两地企业与香港之间的经贸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为两地企业携手共进、开拓国际市场搭建了稳固的桥梁。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和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也在快马加鞭地建设之中。三地携手共进,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全球投资推介活动,吸引了全球目光聚焦。

与此同时,智博会、西博会、西洽会、科博会、农博会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展会也在双城经济圈蓬勃发展,它们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攀升,犹如一扇扇亮丽的窗口,向世界展示着成渝地区的科技实力、产业魅力与开放活力,吸引着全球优质资源纷至沓来,汇聚于此。

在广安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的“情指行”平台上,与重庆合川毗邻地区的警务信息一目了然。第1眼TV-华龙网 曹妤 摄
在广安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的“情指行”平台上,与重庆合川毗邻地区的警务信息一目了然。第1眼TV-华龙网 曹妤 摄

攻坚破冰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重点领域改革的征程中持续深耕细作,为区域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有序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堪称一场意义深远的探索。

川渝高竹新区勇立潮头,开创性地建立全国首个跨省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这一创举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域的藩篱,实现了税费征管的协同高效。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开具的首张税票存根成功入选党的二十大主题成就展,这不仅是一份殊荣,更是对成渝地区改革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

此外,通过协同立法,川渝高竹新区被赋予行政主体资格,为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让新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能够大展拳脚,先行先试,为区域融合发展蹚出一条崭新道路。

在金融领域改革方面,成渝地区同样硕果累累。联合推进成渝外债管理便利化试点、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为企业跨境融资、资金结算等提供了极大便利,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强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底气。

与此同时,启动建设重庆市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为绿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以重庆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为例,通过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引导大量资金流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领域,助力成渝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更是成渝地区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两地精心完善“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让企业无论在重庆还是成都,都能享受到统一标准、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真正实现了“一地准入,两地通行”。同时,知识产权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公平竞争审查交叉互评机制也相继建立并高效运行,为企业创新发展、公平竞争保驾护航。

得益于这些努力,重庆、成都营商环境便利度在西部城市中名列前茅,首张川渝互办互发营业执照更是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成渝地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见证。

此外,重庆四川携手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的17条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高度认可与大力宣传推广,为全国其他地区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川渝两地还同步开展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自主开发“跨境易融”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这一创新实践获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典型案例,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畅通国际贸易物流链贡献了成渝智慧。

回首五年奋进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披荆斩棘,收获满满。

展望未来,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必将继续乘风破浪,向着更高目标奋勇前行。

相关稿件:

责任编辑: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