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破碎,那也是完整的我——《小小的我》影评-华龙网

再破碎,那也是完整的我——《小小的我》影评

2025-01-07 08:36:46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文/董小玉 谭丹

冯唐曾说:“我的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每一刻都绽放着希望与生机。”而电影《小小的我》中的男主刘春和,他的生活毫无疑问与春和景明几乎完全搭不上边,但即便身为脑瘫患者,他始终如苔一般奋力生长,尽管和米粒一般大小,但是永远向阳盛开,每一刻都绽放着希望和生机,终有一天可以绚烂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图片1

虽然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我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脑瘫发病的原因有围生期因素如早产、产伤、缺氧、高胆红素血症,也有新生儿期因素如感染、重症窒息、脑部外伤、新生儿出血症等,春和在和母亲吵架的时候说到了是谁造成自己这个样子的,的确这就是怀孕期间的营养不良或者是新生儿期间的照顾不周所造成的,但是这怪不了任何人,只能怪命,于是春和也在不断地和自己和解,慢慢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上天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春和是一个记性很好的人,这不仅得益于他自己爱看书,而且也来源于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春和不是傻子,他只是行动困难,他有满满一墙的看完了的书,有着超本科线80分的成绩,有着自己的诗集——“你是高耸入云的辰星,而我是穿梭于孤寂之河的怪人,索桥上的刽子手在扼杀幻梦。”尽管行走不便、吞咽困难,但是春和有着超乎常人的精神世界,因为与正常人的生活相隔甚远,于是不断地充盈内心。脑瘫诗人余秀华也着力于写诗,她说“只有在写诗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除了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外,春和还在不断地努力生活,他去学开车、学做咖啡、去培训机构做老师,结果尽管都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在努力地挣扎着,在过程中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在泥潭里绽放出一朵绚烂的鲜花。正如霍金所言:“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尽管身体残疾,但是刘春和的心灵仍然在不断地散发出智慧的火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刘春和刚出生时就被确诊了脑瘫,二十年如一日地过着艰难的生活——艰难地行走,抽搐着说话,甚至连吃饭都需要小心翼翼,避免呛咳,他承受着落在他身上的各色眼光,就像刘春和所说:“我在人群中,跟各种各样的目光撞上过,有怜悯我的,有恐惧我的,也有厌恶我的,可很少会有一种眼神,是敢于直视我的。”事实上,残疾人需要的并不是怜悯,而是直视,是平等看待,他们只是有着身体上的缺陷,但在人格上与整全人并无二致。幸运的是,外婆就是这样一个永远直视春和的人,外婆不会觉得带他出去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她会大大方方地承认孙儿的缺陷,她会把孙子带给自己合唱团的人认识,她会和司机吵架说凭什么不让自己的孙子坐车,她会和骂孙子是傻子的人当街撕打……外婆是真正把孙子看成一个正常人的人。还有外婆合唱团的那群老人,或许一开始他们也觉得春和是傻子,但是深入了解了之后,他们看春和不再是厌恶,而是充满了欣赏,这群老人因为不识字,不会用手机上的APP,于是春和一步步地教他们,春和虽然四肢抽搐,但是他能和老刁的鼓手旗鼓相当,渐渐地他们被春和身上的生命力所吸引。

老人尚且能平视和尊重春和,但是反观公交公司的领导层,这些道貌岸然的人,假借听证会的名义给春和送米送油,事实上只是想消费春和,把春和当作工具人,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残疾人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这些脑瘫患者需要的并不是优待,而是平等。

命运把我撞歪,我就歪歪扭扭的活出自己的精彩。

春和的生命是痛苦的,从出生起就被告知与常人不同。他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比如电影开场时颤颤巍巍地走上阳台,写下遗嘱,自己想送给妈妈的礼物却被告知妈妈在控糖而送不出去,但是他却总能在一片黑暗中寻找到一丝光亮,从而顺着那点光亮向上爬。

一个说话艰难、表情和四肢都扭曲的人,有谁会把这和一名站在讲台上授课的教师联系在一起呢?刘春和做到了,他不仅站在了讲台上,而且极力地控制自己的表情,用标准的普通话清晰地念出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用自己的人生经验解读这首诗——“哪怕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处,苔,也在奋力生长,不自暴自弃,不自惭形秽,活出了不输牡丹的尊严”。刘春和就是这样的苔,虽然别人向他扔泥巴,他却把这些泥巴踩在脚下成为生长的土壤,哪怕小朋友嘲笑他,他仍然坚持着上完了这一堂课,而且在课堂的末尾鞠躬感谢大家;哪怕自己的母亲把自己从妹妹身边推开,怀疑自己会伤害妹妹,但他想的仍然是要送给母亲自己亲手做的牛轧糖;哪怕自己已经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了,他仍然想要成为别人的一束光——上一个师范院校,学习怎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将来走上讲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对于刘春和而言,哪怕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处,仍然要奋力生长,一万次跌倒,一万次被嘲笑,那就再一万零一次站起来,一万零一次用微笑击溃这些嘲笑,这部电影用一个刘春和激励了无数的刘春和,让无数的脑瘫患者受到鼓舞,让千万观众受到感动,让我们深刻懂得“再渺小、再破碎的个体,也都是完整的我。关于幸福的意义里,应该有我们每一个人”。希望生活中的每一个“刘春和”,抑或是那些被歧视、嘲笑的你我,都拥有大大的梦想,都可以勇敢地面对磨难,追寻自己心中的春和景明。

责任编辑:王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