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坚守——记涪陵区公安局特警支队巡处组民警王小荣
2025-01-06 18:49:4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代晓容)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今年56岁的王小荣,是涪陵区公安局特警支队巡处组的一名老民警。他是队里民警辅警的“老大哥”,熟悉他的群众也喜欢称他一声“王大哥”。
王小荣1993年从警,当时被分配在原涪陵市公安局酒店派出所,这一干就是12年,艰苦的农村岁月燃烧着青年时光,锻造了他勤勉肯干、低调务实、不怕苦累的个性。
2005年调到反扒支队,正值壮年的他凭借良好的案侦素养和有勇有谋的胆识,穿梭在街道上抓贼、公交车上抓贼……5年时间里累计抓获扒手500余人。
2010年,他又转战到交通管理工作岗位,13年坚守在交巡警支队事故大队,先后多次参与重大交通肇事、危险驾驶、事故逃逸等案件的侦破处置,平均每年处理各类交通事故1000余起,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王小荣初心不改,在2023年7月涪陵区公安局发出警力下沉一线的倡议后,主动申请再到基层一线,组织结合王小荣的群众工作能力将其调至特警支队。王小荣担起巡处组一组小组长重任,驻守南门山囤警点,负责该片区的巡逻防控工作。
就这样,55岁的他又迎来了新的历练……虽然现在上了年纪,干劲依旧十足。“巡处的过程就是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作为一个老党员,服务群众就是我的初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我愿意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王小荣在新岗位上热情不减。
巡逻街头巷尾 及时为民排忧解难
2024年3月,王小荣带队巡逻至人民西路宏声桥附近时,看见一个遗落的皮夹,随后根据皮夹内的证件信息多番查找,终于联系上失主,及时将装有身份证、银行卡及几千元现金的皮夹交到失主手里,解决了失主的“大麻烦”。
2024年5月,王小荣开展街面巡逻时听见一位老奶奶坐在石阶上低声哭泣,了解发现该名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说不清楚自己姓名和住址。于是,王小荣将老奶奶搀扶到南门山囤警点里休息,并安抚情绪,逐渐引导老奶奶回忆自己的名字。最后经多方核实,确定了老奶奶的身份,平安无恙将老奶奶交给亲人。
王小荣带着队员,每天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穿梭于主干道和背街小巷之间,快速处理街面警情、群众求助,东西掉了、人走丢了、醉汉找不到家……桩桩件件,各种小事杂事麻烦事搞笑事天天都在上演,即便很多时候超出了公安民警的职能职责范围和处置能力,但只要事关群众,在王小荣这里就得做,所以每每遇到,他都会心平气和,不遗余力施以援手。
“都一级警长了,还这么拼?”同事调侃道。王小荣说道:“干了这么多年,习惯了,能够帮群众做点事我觉得也有意义。”
前置调解阵地 竭力化解矛盾纠纷
2024年11月19日,王小荣接到报警称南门山八角井有群众闹矛盾。王小荣前往了解得知,一电器商场正在搞促销活动,群众可凭身份证和电话号码领取洗衣液,商场工作人员在确认市民李先生的领取资格时,在李先生的手机上将自己号码打给李先生的通话记录删掉,李先生不满该名工作人员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删除号码,从而引发争论。王小荣秉着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理念,依据客观事实对双方进行劝导。情绪得到缓解后,道理也就很顺利讲通了,双方均认识到自己在态度和言语上的不对,握手言和。
“每个人有不同的诉求,只有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解决好,才能一步步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王小荣说道。
针对矛盾纠纷,王小荣本着“便民利民”“灵活适时”的原则,抓住现场黄金调解时间,理清当事人矛盾源头,梳理双方情绪堵点,就近就地开展纠纷调处,力争发现一起调处一起,避免矛盾过夜或升级转型。
自2023年7月进入巡处组以来,王小荣参与各类警情处置500余起,调处矛盾纠纷180余件,处理群众求助40余件,救助群众20余人次,获赠锦旗9面,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贴心守护 以身作则护佑安全
2024年2月16日凌晨,巡逻中的王小荣收到110接处警中心指令,在兴华东路某巷道有四名形迹可疑男子来回游荡,疑似行窃。王小荣带队前往对附近区域进行搜寻,将在一水果店外偷吃甘蔗的四人抓获。经盘查,四人均系无业人员,正欲伺机盗窃车内财物。王小荣对四人进行法治教育后,移送至辖区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全力做好巡处工作的同时,王小荣在防范上也倾注了精力,在安全检查中积极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风险,跟进精准掌握,核实清楚后再移交相关部门,督促问题整改。
王小荣的微信运动每天基本是万步起底,移动的风“警”,不间断的守护,这位“老同志”以不停歇的步履为群众营造贴身的安全感。
从警31年一直坚守在基层一线,把青春都奉献给了基层警营、奉献给了人民群众。岁月和汗水记录着王小荣从警之路的奋斗历程,他以不服岁月亦不负岁月的态度,铸成了人民警察有血有肉的鲜活模样,演绎了一名基层民警的精彩人生,传承了质朴为民的赤子情怀。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