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声科普丨热搜上的“失语症”到底是啥?专家解读来了
2025-01-03 12:13:5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华龙网讯 近日,话题“赵露思 失语症”登上微博热搜。这一消息在让粉丝担忧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失语症到底是什么?和失声有何区别?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康厚墉教授为大家带来详尽科普。
失语症不只是失去语言那么简单 “罪魁祸首”在大脑
失语症,听起来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词,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据康厚墉主任介绍:“失语症(Aphasia)是一种由于大脑损伤引起的获得性沟通交流障碍,表现为语言理解、语言表达、阅读、书写、复述、命名等能力不同程度的受损。”也就是说,失语症患者虽然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但由于神经中枢病损或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他们的言语交流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这不是嗓子的问题,而是大脑的“语言处理器”出了故障!
失语症的症状和病因多种多样。康厚墉教授指出,根据病因可以把失语症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器质性失语性疾病常见原因包括脑出血/脑缺血、炎症、肿瘤、严重外伤等:
1.最常见的就是中老年患者因为脑血管类疾病,如脑卒中或者脑溢血引发的偏瘫、失语等;
2.肿瘤压迫或影响语言中枢;
3.流脑、乙脑等感染或严重外伤等引发的失语;
4.与老年人多发的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精神类疾病如神经系统异常放电有关。
临床上通常会使用特定的量表评估患者失语类型和程度,后续会通过核磁等相关检查进一步确定病因,再根据病因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若排除了各类器质性原因,那就属于功能性失语症的范畴,可能与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或情绪剧烈波动或者遭遇了重大的心理创伤有关,医护人员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治疗与支持等。
那失语症到底有哪些典型表现呢?对此,康厚墉教授表示,失语症患者的症状表现各异,这取决于病灶部位和损伤程度。有些患者可能无法找到正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无法理解别人的语言;有些患者则可能表现出语言流利但内容混乱,找词困难;还有些患者则可能表现出阅读和书写障碍等。
失语症和失声完全是两回事,别再混淆了!
听到“失语症”,不少人可能会误以为它和“失声”是一码事,毕竟两者都看起来和“说话”有关。然而尽管失语症和失声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同时出现,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据悉,失声常见的原因包括喉炎、用嗓过度声带损伤、喉部手术后遗症以及受到惊吓、心理压力过大等。“失语症更多与大脑损伤有关,影响的是患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而失声症则主要与喉部问题相关,影响的是患者的发声能力。”对此,康厚墉教授解释道。
对比维度 | 失语症 | 失声 |
问题出在哪 | 大脑语言中枢 | 声带或喉部 |
主要表现 | 语言表达、理解、阅读、书写出现障碍 | 声音发不出或极度虚弱 |
是否能说话 | 想说但可能说不清楚,甚至完全无法组织语言 | 能说,但声音发不出来 |
是否能理解别人 | 可能无法理解别人说的话 | 理解完全正常 |
常见原因 | 中风、脑外伤、肿瘤、心理等影响大脑的因素 | 喉炎、声带问题或心理因素 |
所以,失语症其实是大脑“语言系统”的问题,而失声则是“发声器官”的问题,完全是两码事!
如何保护自己的“语音系统”?专家支招来了
既然清楚“不能自由发声”的困扰,明确了失语症和失声的原理,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大脑语言中枢”和“发声器官”呢?
对此,康厚墉教授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积极预防原发病:失语症和失声症往往与一些原发病密切相关,如脑血管疾病、喉炎等。因此,积极预防这些原发病是预防失语症和失声症的关键。
2.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失语症和失声症同样重要。合理膳食、心态平和、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作息规律等都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从而预防失语症和失声症的发生。
3.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脑血管病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失语症和失声症的发生。
4.早期干预:如果出现失语症或失声症的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5.心理调适:对于失声症患者来说,心理调适同样重要。学会放松情绪、缓解压力可以有效预防失声症的复发。
6.语言康复训练:失语症患者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语言康复训练,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训练来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语言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是我们交流的工具,沟通的载体,更承载着我们情感的表达,思想的火花。能说话、能沟通是我们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件幸事,也希望借此机会能提醒大家关注自己的健康,积极预防和治疗失语症和失声症,享受更加美好的人生!
(文/马甜 通讯员/郭思雨)
责任编辑: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