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接力 撑起百年码头最后一艘渡船

重庆日报

2025-01-03 06:40
听新闻
2025-01-03-0102
 永川区朱沱镇斗台石渡船码头,人们背着各种农产品下船前往集市上售卖。(摄于2024年12月19日)记者 梅耀 摄/视觉重庆

2024年12月19日清晨7点,永川区朱沱镇斗台石渡船码头响起汽笛声,“雨仙18号”渡船出发,前往对岸的江津区石蟆镇。

62岁的闫光全是这艘渡船的船长,这条航线他已航行30余年。逢2、5、9日是朱沱镇的赶场日,他就到对岸接送那里的农户到斗台石码头附近的农贸市场赶集。

这座码头在清朝时期就已建立,有着数百年历史。而今,来往两岸只剩下“雨仙18号”还在航行。

2019年,闫光全叫回在外工作的儿子闫建伟,继续坚守百年码头的最后一艘渡船。

连接农业镇和工业镇商贸往来的“背篓航线”

7点7分,“雨仙18号”停靠在石蟆镇岸边,50余名乘客在此等候。闫光全打开手电筒照亮甲板,闫建伟放下舷梯,帮助乡亲们扛着货物上船。

这些乘客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或挑着装满柑橘的箩筐,或拎着鸡鸭肉蛋,以及大米、辣椒、水果等,是石蟆镇第一批去往朱沱镇赶场的农户。

为何石蟆镇的村民要坐船到朱沱镇赶场?

朱沱镇临靠长江,与江津区隔江相望,水路紧邻四川泸州,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水运驿站和货物集散地。

基于这一地理优势,2006年,永川区港桥工业园区落户朱沱镇,引进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卫生用纸生产企业——重庆理文卫生用纸制造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入驻。

朱沱镇是永川第一大镇,全镇户籍人口达8.9万人,而工业园区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让镇上的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

正是如此人气繁荣的消费市场,吸引了石蟆镇的农户来此赶场。

石蟆镇仙鱼村二组村民梁如玉挑着百来斤柑橘赶集,打算在上午11点之前卖光。他告诉记者,相比于半个小时的车程,坐渡船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到达对岸,卖完果子还能在当地买点生活用品。

这是一条连接农业镇和工业镇商贸往来的“背篓航线”——石蟆镇素有“江津粮仓”盛誉,31万亩的镇域面积一半以上是耕地,同时盛产橄榄、柑橘、龙眼等水果,而朱沱镇获有“重庆市商贸强镇”“全国重点镇”等称号,发展有纸制品、木制品、材料等多个产业。

几分钟后,“雨仙18号”回到朱沱镇码头,闫光全和闫建伟将乘客送下船后,迎来短暂的休息时间。

儿子返乡上船成为“水手”

渡船的第二趟开渡班次在早上8点,留给父子二人吃早餐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返乡5年,闫建伟早已适应这种紧张的节奏。

闫建伟今年38岁,从小在江边长大。儿时,父亲闫光全驾驶的是一艘木船,船上只能乘坐10来人,动力全靠双手。

在他12岁那年,父亲的木船换成了机动船。闫建伟喜欢陪着父亲出船,在江上看着10余艘渡船往返两岸。

大学毕业后,闫建伟离开家乡,到浙江台州的一家药企工作。闫建伟和父亲通话时,手机里偶尔会传出汽笛声,他知道千里之外的渡船又要启航了。

江水,渡船,汽笛声,成了闫建伟记忆里的悠悠乡愁。

但在后来,闫建伟在电话里很少听到汽笛声。父亲告诉他,江上的渡船没剩多少了。

2014年底,连接永川、江津的长江大桥通车运营,从石蟆到朱沱的车程缩短至半个小时,乘渡船不再是当地居民唯一的出行选择,渡船生意每况愈下。到2019年,这条渡行航线上,渡船仅剩下“雨仙18号”。

“航线一旦停掉,住在石蟆江边的老人就只能坐车来朱沱赶场,他们背着背篓,担着挑子,很不方便。”闫光全想着这些场景,实在不忍心。而他年事已高,独自运营渡船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打电话叫儿子闫建伟回家帮忙。

“好的,爸,我来当你的‘水手’!”闫建伟没有犹豫。

全年运行温情不“熄火”

汽笛声响起,渡船继续启航。停靠石蟆镇后,闫建伟搀扶着一位中年妇女登上甲板。

这是“雨仙18号”的特殊乘客,当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钞票购买船票时,闫建伟给她免了票:“罗大姐,你来坐船,我们不收钱。”

闫建伟口中的罗大姐名叫罗太英,是石蟆镇仙鱼村一组的村民,不幸患病,每隔一天就要乘坐渡船去对岸看病治疗。得知情况后,闫建伟为她免去了船票。

“患有大病的乘客都免票,虽然船票只要5元钱,但我们想让他们感受这份温情。”闫建伟说。

“雨仙18号”往返于朱沱、石蟆两岸,乘客有像梁如玉这样的果农,也有像罗太英这样的患者,还有频繁在两岸探亲、旅游的市民、村民等。这艘渡船,成了联系这些乘客生活和情感的纽带。

“每天渡船有8趟班次,平时乘客有100多人,赶场天能有两三百人,春节期间能有近800人。”闫建伟说,“雨仙18号”全年运行,这份温情不会“熄火”。

责任编辑:李娇娇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