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简陋机场”全新登场!曾因候机大棚走红-华龙网

中国“最简陋机场”全新登场!曾因候机大棚走红

2024-12-27 10:58:4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12月26日11时许,由北京大兴机场飞往佛山的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航)KN5867航班平稳降落,佛山机场新航站楼迎来首批进港旅客。

这标志着佛山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启用,实现华丽转身。

曾几何时,佛山机场以充满年代感的小型出发厅“出圈”,出发和到达口甚至只有一步之遥,几分钟就能完成值机、安检和登机流程。

在多个社交平台,佛山机场则是备受全国网友调侃的网红——机场外搭起了候机大棚,看到摆渡大巴车驶来,旅客们从带着锈迹的座椅上起身,乘车进入机场内部,这场景仿佛上世纪的县城汽车站。

南方日报视频截图

如今,新航站楼的时尚气息扑面而来,标准化柜台和配套设施不输一线城市机场。“新航站楼是在出发厅原址上重建的,完全实现了升级换代,旅客在值机、安检、登机等环节都会有到全新体验。”佛山机场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原址“重生”

佛山机场目前是军民合用机场,民航业务由中联航运营。

在不少网络视频中,这里被描述为“全国最简约的机场”“最低调机场”“只要一把U型锁就能关上大门”。正因为离市区近,乘机流程便捷,佛山机场也备受当地居民喜爱。

但运营几十年,老航站楼早已“不堪重负”。

未命名图片
社交媒体截图

最新数据显示,佛山机场今年保障航班起降超9000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130万人次,远超当初的设计容量。同样,因为人流量过大,佛山机场周边交通等秩序此前也较为混乱,机场方面对新建航站楼的需求十分迫切。

如今,面积达11000余平方米的佛山机场新航站楼在原址“重生”,能够满足年26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

每经记者在现场看到,新航站楼外观整体简约流畅,设计上提炼了佛山建筑文化元素,凸显了本土人文气息。同时,新航站楼依旧“小巧玲珑”,共设有8个值机柜台、6个登机口,经记者简单测算,通过安检后的隔离区内设置有约620个座位。

按照最新的冬春航季航班计划,佛山机场当前可通航13个城市,每天有进出港航班各十余班次。

但实际上,佛山机场新航站楼是“临时工”身份。

近日,广州新机场项目——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正式获得国务院立项批复。12月25日,机场前期同步实施工程已动工。

虽名为广州新机场,但项目落地在佛山市高明区。新机场规划引入“两高铁一城际一快线”四条轨道交通,佛山将借广州第二机场的东风,迎来西向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

按照规划,新机场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50万吨;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50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至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20万吨。

拥有高规格配置后,届时,佛山机场的民航业务也将转移至新机场。

299个模块“拼出”航站楼

事实上,作为全球首个模块化建设的机场航站楼,佛山机场自年初动工起就备受关注。

什么是模块化?就是将航站楼划分为多个模块,模块在工厂完成预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组装,如同“拼积木”一般,方便安装,也方便拆解。

模块化施工的最大优势在于速度。负责新航站楼施工的中集集团佛山机场项目相关负责人张昊告诉每经记者,新航站楼主楼采用钢框架结构,由299个模块组成,单个模块比集装箱的体积略大。模块全部在工厂内流水作业生产,成品运至施工现场后进行机械吊装,极大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间。

“这种建筑形态完成率高,在工厂就完成了每个模块的顶部、底部和墙面装修,到现场可以快速安装,不需要二次装修,工厂完成率在90%以上。”张昊表示,“在广州新机场建成之前,作为短期改善需求,佛山机场仅需过渡型的航站楼,常规模式建机场需要3-5年,而佛山机场项目从工厂预制件到现场吊装,整体用时大半年,其中吊装用时一个多月。”

模块化建筑另一个优势就是具备二次拆除、组装的可行性,也兼顾了节能环保。张昊表示,模块化有利于控制尺寸、层高以及维护结构材料选型等,从而减少空调、采暖和照明各方面能耗。生产过程中,中集集团在每个环节都可以追踪是否使用绿电,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等。和传统土建方式相比,模块化建设也让现场扬尘和建筑垃圾控制到最低。

在建设模式上,中集集团还与中联航开辟了新的合作模式。据悉,新航站楼由中集集团投资建设后,再租赁给机场方面,以租金收回建设成本。

“这是全新的商务合作模式,对机场来说,不会增加账面固定资产和资产负债率。其次,机场可以用运营后的收入付租金,减轻了资金成本和运营压力。”张昊说,尽管是“临时”航站楼,但项目所有验收标准和流程都遵照永久性建筑标准,完全符合现行建筑标准和规范。

中联航方面则表示,广州新机场投运后,佛山机场公司将转变身份,成为中联航的基地航空公司。

责任编辑: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