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背篓航线” 延续65年的温情故事-华龙网

巴南:“背篓航线” 延续65年的温情故事

2024-12-26 06:00:00 来源: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

莲花街道中坝岛。刘纪湄 摄

隆冬时节,晨曦初露,长江水面上泛起层层薄雾。位于巴南区莲花街道的中坝岛在朦胧中显露轮廓,这里是重庆中心城区最重要的蔬菜基地之一,因为四面环江,村民卖菜的背篓,则完全依靠客渡运送。

运行65年来,这条被村民称为“背篓航线”的长江客渡从未中断,温情也从未缺席,见证着这个小岛的点滴变化。

长江客渡。刘纪湄 摄

“背篓航线”

中坝岛村民的“生命线”

清晨5点,长江静静流淌,中坝岛上的大中村,廖昌礼家的灯已经亮起,他和妻子周明绣正忙着将新鲜的蔬菜装箱。他们要在7点前赶到码头,去搭乘今天的第一班客渡,将蔬菜运到江对岸售卖。

“这个莴笋必须一早洗,头一天洗会变色,卖相不好。”冒着细雨,廖昌礼一边将洗好的蔬菜装上三轮车,一边告诉记者,赶场天人多,要早点去,占一个好摊位。

10分钟后,廖昌礼到达江边码头。这时,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位住在岛上的乡亲,他们都准备乘头班轮渡到城里去卖菜。背篓、菜筐、编织袋……紧挨着摆在江边,颜色大小不同,但排列的却整整齐齐。

7点整,一道明亮的灯光划开江面的薄雾,伴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背篓航线”的头班轮渡准时在中坝岛码头靠岸。

“大家注意安全,一个一个挨着上船,小心脚滑……”船长易中林熟悉的大嗓门在船头响起,廖昌礼和乡亲们七手八脚、肩挑背扛把各自的背篓和菜筐搬上船,船头的甲板一会儿就堆得满满当当。

停靠渡船。刘纪湄 摄

62岁的廖昌礼是土生土长的大中村人,在中坝岛上种菜已经40多年。“原来完全是靠人推,在河对面要撑到盘龙滩再发船,一天只能往返几次。现在机械化客渡,比原来方便了几十倍。以前种庄稼全靠人力,现在有了旋耕机,一个人就能种四五亩的菜地。”坐在船上后,廖昌礼细数起这些年轮渡及岛上的变化。

中坝岛是长江重庆段第二大江心岛,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岛上土地平坦肥沃,是重庆中心城区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与廖昌礼夫妇一样,常年在中坝岛上种菜卖菜的有种植户近600户。为了方便大家进出岛,“背篓航线”不仅不停航,还免费让大家坐。

两代摆渡人

守护“背篓航线”65载

负责“背篓航线”的是中坝岛上的两兄弟——船长是弟弟易中林,轮机长是哥哥易中荣。他们从小和父亲一起,从最初的木船人工摆渡,到如今现代化的水上巴士,65年来,他们两代人一直守护着这条中坝岛村民出行的“生命线”。

渡船启航。刘纪湄 摄

“从1959开始,父亲就在当时人民公社的安排下,划着摇橹的木船运送乡亲们进出岛,这一划就是20多年。”易中荣告诉记者,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中学毕业的两兄弟没有像村里的同龄人那样外出打工,而是从日渐苍老的父亲手中接过这条船,并把它改造成为机动船,继续为乡亲们服务了30多年,一直坚守到现在。

“正富2号是我们兄弟俩换的第4条船。”弟弟易中林接过了话匣子,现在这条水上“背篓航线”渡轮每天清晨6点启航,晚上7点收班,上午半小时一班,下午1小时一班。而搭乘轮渡的人当中,八成都是背着背篓的菜农。

易中荣。刘纪湄 摄

为了保证岛上的乡亲出行和生产、生活,从2019年开始,“背篓航线”被巴南区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纳入“水上公交”航线,区财政每年补贴55万元运营费用。

“现在岛上居民乘船免票,个人运往岛外零售的蔬菜也免费。”大中村党总支书记廖大全介绍,只有岛外的蔬菜批发商收购的大批量蔬菜每筐收2元货票,岛外游客进出岛收2元客票。

“不管上岛还是出岛,过河船陪伴大家几十年,给乡亲们带来了不少便利,这还要感谢易家三父子这么多年的坚守。”村民彭清明颇有几分感慨地说,“易正富为乡亲们开了几十年的船,自己开不动了,让两个儿子接班继续为大家服务,又是30多年。兄弟都是热心人,平时上下船帮乡亲们搬货、抬菜筐都二话不说,特别是易中荣还是‘中国好人’呢!”

渡船上储备了充足的救生设备。刘纪湄 摄

在江上30多年,一年365天,易家兄弟俩没有一天假期。“哪怕春节,也在船上坚守。哪怕只有一位,也照样按时开船。”廖大全对易家兄弟赞不绝口。在船上30多年,易中荣先后救起过6名意外落水者,还被评为“重庆好人”和“中国好人”。

风光成资源

“背篓航线”变“旅游热线”

傍晚,村里烧烤露营地渐渐热闹起来,掩不住的欢声笑语回荡在中坝岛上,空地上挤满了帐篷,小孩们在江边玩着石头。虽然不是周末,但是环村乡间小道上游人非常多。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莲花街道大力推进中坝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房小院28户,打造网红芦苇荡打卡地,发展蔬菜采摘、田地认养、岛上观光体验等文旅融合项目,给中坝岛带来了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游玩,“背篓航线”也逐渐转身为一条“旅游热线”。

“背篓航线”成“旅游热线”。刘纪湄 摄

“周末带着小孩一起来坐一坐这‘网红船’,还采摘点新鲜蔬菜,安逸得很。这条线路的特色就是休闲、出片、旅游观光和采买,现在的人都喜欢带一点土特产。这里的蔬菜确实很新鲜也很便宜,大家都很喜欢。”游客吴薇乐呵呵地说。

随着农旅融合的发展,2023年,中坝岛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6万元增至2.2万元。岛上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红火,也陆续吸引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岛上发展乡村游,办起了农家乐。而这也让“背篓航线”的收入有所增加。

如今,中坝岛的“背篓航线”延续着对村民的温情,更吸引着游客们的热情。为了给进出中坝岛的乡亲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完善的出行条件,助推中坝岛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莲花街道正在启动大溪口渡口的提档升级工程,整治水上“背篓航线”的停靠码头,修建候船亭和厕所,让这条运行了60多年的“背篓航线”旧貌换新颜,让过去平凡的菜地拥有更多的“诗和远方”。

(记者 高海言 袁启芳 刘纪湄)

责任编辑:刘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