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非遗瑰宝 山西堆花在文旅中绽放魅力-华龙网

​守护非遗瑰宝 山西堆花在文旅中绽放魅力

2024-12-19 21:44:5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在华夏大地的深处,有一片古老而丰饶的土地——山西,这里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沧桑,还孕育了一项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堆花艺术。今(19)日,“万里山河路”暨第十九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媒体大V采风团一同走进山西长子,聆听这段关于匠心、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4121921475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八代传承人李卫东向采风团讲述堆花背后的故事。主办方供图

故事要追溯到远古,那时的堆花,是祭祀天地、沟通神灵的圣洁之花,以玉帛为形,寄托着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尚书》与《左传》中的记载,如同遥远星辰,照亮了堆花艺术的起源之路。春秋战国,秦汉魏晋,每一朝每一代,堆花都在悄悄地生长,从通草、羽毛到绢花,材料日益丰富,技艺日渐精湛,它不仅是宫廷的奢华,更是民间生活的温馨点缀。

时间流转至大唐,堆花艺术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在上党这片丝绸织造的沃土上,韩王李元嘉将王权祭祀与民间习俗巧妙融合,以丝绸、金银箔等珍贵材料,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堆花。从此,堆花不仅限于供奉神灵,更成为了宫廷斗花、民间嬉戏的宠儿,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便是那段繁华岁月的生动写照。

宋代以后,堆花艺术逐渐走向民间,李家堆花世家的“自盛李记”应运而生,他们将堆花技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从明清到民国,从宫廷到民间,自盛李记的堆花作品遍布大江南北,甚至远渡重洋,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随着时代的变迁,堆花艺术也面临着挑战。幸运的是,总有一群人坚守着这份传承,李金魁、李铭山、李卫东等自盛李记的后代,他们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终于在新时代让堆花艺术重焕生机。

2016年,长治“自盛李记”堆锦博物馆的成立,标志着堆花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这里不仅是堆花艺术的展示窗口,更是传承、研究和创新的平台。

在博物馆里,每一件作品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份技艺都承载着未来的希望。

17885335
堆花作品《寿》。主办方供图

如今,堆花艺术已成为山西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中,堆花艺术备受瞩目,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冯骥才先生的“国粹”题字,更是对堆花艺术的高度赞誉,为堆花传承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八代传承人李卫东告诉记者,山西堆花艺术不仅是一项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一种精神的弘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堆花艺术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让这份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