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生态焕新姿 候鸟舞丰岁 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促双赢-华龙网

垫江:生态焕新姿 候鸟舞丰岁 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促双赢

2024-12-20 06:30:00 来源: 垫江县融媒体中心

湖水碧绿清澈,宛如一面明镜,倒映着湖畔的绿树和蓝天白云,成群的候鸟或在空中展翅飞翔,或在水中游弋嬉戏......

近日,记者在垫江县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看到,公园生态向好宛如画卷,观鸟爱好者刘斌一边架着“长枪短炮”在湖边拍鸟,一边与往来游客小声交流。

迎风湖湿地公园,群鸟翻飞。龚长浩 摄
迎风湖湿地公园,群鸟翻飞。龚长浩 摄

“嘘!看,那是苍鹭、那是白鹭,现在栖息在这儿的鸟多得很。以前,库岸线上很多养鱼的网箱,湖面又脏又臭,很少能见到越冬的候鸟。”从小在普顺镇长大的刘斌说。

据悉,迎风湖本是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座小(1)型水库,兼具了灌溉、提供饮用水源、防洪等功能。后来,不少农户在水库养鱼,污染了水体,也让周围植被遭到破坏。

2009年,迎风湖被纳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普顺镇政府随即启动湖岸湿地修复工程,通过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打通水系鱼道,全面取缔网箱养鱼,最大限度修复湖滨湿地生态,强化迎风湖生态屏障功能。

迎风湖湿地公园,游船行进。龚长浩 摄
迎风湖湿地公园,游船行进。龚长浩 摄

同时,分类施策,强化植被保护。在以针叶林为主的高海拔地区,依托生物防治和人工干预,加大对松材线虫等疫病、疫木的防治清理,对枯死的患病马尾松及时处理,做到发现一棵、清理一棵、定位一棵,有效降低了疫病疫情的扩散。在低海拔地区,因地制宜栽种美国红枫、彩红杨、落雨杉等景观树,形成针阔相交,林相色相季相品相丰富多变的景观林,打造出“春花、夏荫、秋色、冬景”的森林景象。

经过7年的修复,2016年,迎风湖重现山青水绿的美好景象,正式获批为垫江县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规划面积393.2公顷,湿地面积104.3公顷,为鸟类栖息繁衍提供了重要场所。

“现在的迎风湖已经成为鸟类的天堂。每年冬季都会有数以千计的鸟儿飞到迎风湖越冬,直到第二年2、3月份才离开。”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内共有白鹭、苍鹭、野鸭等多种动物种类,香樟、马尾松、杉木、狗尾草、石菖蒲等多种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种群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鸟儿在枝头栖息。龚长浩 摄
鸟儿在枝头栖息。龚长浩 摄

绿色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产业兴。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迎风湖成为垫江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游玩,为当地带来致富新机。

观鸟爱好者刘斌的另一个身份是迎风湖农家乐的老板。每逢节假日旺季,他家农家乐的30多个房间几乎天天爆满。营业时,他不仅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吃住环境,还自发带着游客畅游迎风湖。游览时,刘斌还提醒游客自觉爱护环境,不要惊扰鸟群。迎风湖的蜕变带旺了他的生意,农家乐年纯收入可达五六十万元。

同样被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十几年前,创业者陈顺利从云阳县移居垫江县普顺镇,在迎风湖边上,承包了200多亩土地种植柑橘、密本南瓜和榨菜等,并成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增收致富。陈顺利还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流转了200余亩土地打造移民产业园,利用迎风湖常年排溢水循环养殖清水鱼,发展休闲垂钓产业、餐饮服务业,生意风生水起。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近年来,垫江县深入践行“两山论”,持续打好“生态牌”,抓好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深挖生态潜力,做好山水文章,围绕公园构建起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养度假、森林运动、乡村游憩的乡村文旅新业态,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与文旅发展“高质量”同频共振,焕发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记者 兰沫渃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