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好医声】刘爷爷的生命奇迹:慢重症患者的艰难康复之路
2024-12-18 18:01:0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71岁的刘爷爷(化姓)遭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挑战。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他从平静的生活推向了生死边缘。然而,在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悄然上演,医护团队、患者及家属共同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篇章。
生死时速,全院联动守住生命防线
2024年5月28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刘爷爷因车祸重伤被紧急转诊到重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经急诊医师初步评估后迅速转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展开了紧张有序的抢救,通过查体以及各种检查结果比对,一串令人揪心的诊断结果逐渐清晰:严重的血性休克、脾破裂、胰腺破裂、消化道出血、肝肾挫伤、多发肋骨骨折、创伤性湿肺、血胸、左侧胫腓骨横断性骨折及创伤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每一个结果都预示着刘爷爷的生命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面对如此复杂的伤情,医务处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医生立即与心血管外科、胸外科、骨创伤科、肝胆胰腺外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进行了全院的多学科急会诊。专家们迅速达成共识,必须立即实施手术,才能为刘爷爷守住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在心血管外科与肝胆胰腺外科的联合协作下,刘爷爷先后接受了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腔内隔绝)术、开腹探查止血术、脾脏全切术及胰尾切除术等急诊手术。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精细操作,与时间赛跑,终于成功控制了出血,稳住了刘爷爷的生命体征。然而,这只是他漫长康复之路的第一步。
从危急重症到慢重症,艰难康复路
术后,刘爷爷闯过了生死第一关,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胰脏术后出现了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胰瘘,含有丰富消化酶的胰液进入腹腔,导致了继发性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导致肠内营养开展困难、重度感染消耗造成了营养不良;胰液刺激诱发的反复胸腔积液形成以及外伤后双侧多发肋骨骨折限制了呼吸功能锻炼;多器官受损,感染严重,导致左下肢骨折手术难以实施......这一切复杂情况,让他的康复治疗困难重重。
随着时间推移,刘爷爷迟迟无法脱离呼吸机,也无法转入普通病房,他从急危重症转变为了慢性危重症。袁媛医生介绍:慢性危重症(以下简称:慢重症)目前最为权威的诊断标准为:患者在ICU内停留时间超过8天,且仍需重症监护和器官功能支持。同时,患者可能表现出以下临床特征之一:呼吸机依赖、气管切开、脓毒症或其他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总之,转为慢重症的患者,治疗难度极大,也成为影响重症患者长期预后的关键。
曾经健康强硕的刘爷爷,在住院一个月后变得瘦骨嶙峋,车祸受伤着力最直接的左侧肢体肌肉,几乎完全丧失了力量,连简单的抬起动作都无法完成。一边是清醒的意识,一边是不受控制的肢体,刘爷爷逐渐失去了救治信心,甚至一度拒绝配合治疗。
面对意志丧失的患者,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依旧“不抛弃 不放弃”!考虑到刘爷爷现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康复,周智慧副主任医师指示需要与护理及康复科进一步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同时联系肝胆外科及骨科解决制约推进康复的相关因素,联系营养科对患者进行精准营养治疗,同时积极预防谵妄发生。针对脱机困难,依据肺部超声及EIT动态监测肺部情况,确定胸水及肺不张处理方案,制定每日脱机计划,期间,袁媛医生为刘爷爷总共完成了7次胸腔穿刺引流,依靠反复的超声定位精准完成操作。
在上级医师的积极推动下,刘爷爷营养状态明显改善,面部轮廓日渐圆润,四肢肌力也开始改善。尽管治疗效果初见成效,但是康复推进工作依然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刘爷爷“躺平”了,他拒绝配合主动康复!考虑到慢重症对患者远期预后影响巨大,患者如果继续不积极主动康复,能不能活着转出ICU都成问题。如何调动他的内驱力?这成为了医务人员们的“头等大事”,通过与家属沟通,他们了解到刘爷爷的兴趣爱好,为他播放平时喜欢的刘三姐音乐和抗战影片;鞠萍等管床护士严格督促他完成每日每个时间节点的康复目标形成“每日打卡”;床旁活动时让他看到EIT屏幕上的动态改善,让其参与了解自身病情发展,增强治疗配合度;张萌副主任与唐晓铃护士长积极协调,允许家属进行弹性探视时间,共同参与患者的康复中来,进一步增强了刘爷爷治疗信心......在这一套“组合拳”的努力下,刘爷爷终于迎来又一阶段性胜利——住院57天后,顺利脱离呼吸机。
随后,骨科手术团队为他完成了“左侧胫骨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肝胆外科拔除了引流管,康复科积极推进气切后的发声及吞咽功能锻炼......8月29日,在ICU住院93天的刘爷爷迎来了出院时刻。“听到医生说‘准备办出院吧’,我们全家抑制不住的激动,三个多月时间,他终于挺过来了!”刘爷爷的儿子回忆起这一段经历,依然内心波澜壮阔。
医护、人文关怀与家属亲情共同撑起生命之舟
出院之后,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依然关心着刘爷爷的康复情况,常常与家属电话联系,叮嘱他们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12月15日,令人惊喜的一幕发生了,刘爷爷带着家人再次回到了重庆市人民医院,在家人的搀扶下,他双手微微颤抖,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袁媛医生的手上。她的老伴说道:“谁也没想到,车祸之后他还能够重新站立走路,康复到现在这个状态,我们全家都很惊喜,这次也是他执意说要亲手来送锦旗,让当初帮他保住命的恩人们看看‘他很好’!”重症医学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看到刘爷爷现在的模样,都感动不已,对生命的顽强发出感叹。
在总结刘爷爷的救治经验时,袁媛医生说道:“这个案例的成功既是全体医护人员坚持不懈的结果,也是多学科协作、医患关系良好的有力见证。此外,家庭支持和亲情鼓励也是患者康复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重症患者活下来,更是尽力提升每一位患者的生存质量,让他们能够重返社会。”
在刘爷爷与命运的搏斗中,我们不仅见证了医学的奇迹,更深刻体会到了人文关怀与家庭支持的力量。这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不仅是对刘爷爷生命力的考验,更是对医护团队专业精神、人性光辉的颂歌。它告诉我们,在生死边缘,爱与坚持能点亮希望之光,让生命之舟在风雨中破浪前行。
(文/吴瑞雪 图/科室供图)
责任编辑:吴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