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扎根永兴村,干出赞许事——专访北碚区柳荫镇永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争-华龙网

谁说女子不如男?扎根永兴村,干出赞许事——专访北碚区柳荫镇永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争

2024-12-16 15:17:39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导读:今年5月29日,在“百村百赞”活动启动仪式前的签到处,一位背着双肩包,扎着马尾辫,鼻梁上夹着副轻质眼镜的“女大学生”工整地在名册上写下了“黄争”,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2天的培训,黄书记在课堂上每一刻都认真地听、仔细地记,课间与人交谈又总是笑脸相迎、谦恭有加;当话筒递给她分享时,她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思路清晰、声音响亮,透着十分的笃定与沉着。

2023年7月,她正式当选为北碚区柳荫镇永兴村驻村第一书记。自此,她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事事上心;把村集体的产业当成群众的命脉,盘活生效。她兢兢业业、甘于奉献,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作风获得了村民们一致赞许。

今天“百村百赞”活动组委会秘书处采访到了北碚区柳荫镇永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争。

图片 1

百村百赞:黄书记您好,请您先做个自我介绍。

黄争:好的,我叫黄争,来自重庆市团校办公室。2022年底,看到组织部门关于乡村振兴驻村书记的报名的通知,和家人商量后做了上山下乡的决定。2023年7月18日,我正式开启了在柳荫镇永兴村的驻村工作。有很多身边的朋友、同事都在问我,一个女同志为什么要选择驻村?我一方面很感谢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也真诚地回应了他们的关注。我的爷爷奶奶在农村操劳了一辈子,我的父亲从农村走到了城市,我的伯伯们大多数也在农田里劳作。童年记忆中农村的艰苦、劳作的艰辛、农人的淳朴是吸引我驻村的情感因素。同时,我觉得自己工作以来,一直在中学、高校、团校上班,缺乏基层工作的经历,带着锻炼自己、提高认识的想法,我就毅然决然地迈进了乡土里。

图片 2

百村百赞:请您谈谈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体会。

黄争: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感受有三点。一是要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事事上心。2023年7月,我们在驻村走访新增监测户王安建,了解到他因为照顾结核病工友导致肺部严重感染,恰逢所属企业医保脱保造成了12.88万元无法报销,家庭生活陷入困顿的境遇。看到卧床不起、骨瘦如柴的他,眼含热泪、满脸愁云的老人,医院还未结清的费用,我的心沉甸甸的。应该怎么帮助他?我辗转难眠。于是,我果断咨询了单位法律顾问,确定了低保申请法律援助的可行性,至此和村干部开启了艰难的法律维权之路。无数次往返北碚区法律援助中心、无数次往返九龙坡法律援助中心,无数次和公益律师沟通案情,无数次和村干部搜集整理证据,终于换来了法律仲裁调解。最终,王安建获得了企业补偿3.4万元,后续工作队、村镇继续帮助其获得二次报销4万元;一事一议4.3万元。这12万元让这个家庭重见曙光,也让更多的农户与我们建立了情感的信任,碰到突发困难、急难愁盼问题、法律纠纷、邻里矛盾等都会主动找到我们工作队。也是在一个个问题解决后,工作队真正成为了群众看得见、想得起的娘家人。二是要把村集体的产业当群众的命脉,盘活生效。驻村后,我们了解到村集体所属的桃李草莓产业园因为各种原因接连亏损,长此以往土地租金无法支付,群众分红更岌岌可危。如何盘活产业园?如何守住群众的命脉?我们想了各种办法。我们先后联系了南川草莓园、空中草莓园等3家业主希望来村经营,都未能成功。工作队在走访中,发现了村落的水资源具备可游玩性,和村委会反复讨论、商议,协助村委会做出了整合水资源、洞资源、产业园资源统一出租的决定。去年12月,村镇引入业主新建了叠翠峡景点,盘活了桃李草莓产业园,帮助村集体增收12万元,净收益5万元;更可喜的是带动周边农户一年务工收入增收数十万元。当村民们拿到土地租金,开着年底分红的玩笑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到了工作的成就感,也推动了我们联系业主盘活闲置农房农田,让更多的闲置资源变农户收入的工作进度。三是要把村落当自己的小家,齐抓共管。驻村工作要搞好,离不开村干部的支持,更离不开村民的参与。例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长期性工作,也是让我们村“两委”头疼的问题。如何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关键,于是我们做实人居环境“积分制”工作,引进西部金融商会所辖爱心企业捐赠3万余元米、油物资,用于农户人居环境评比奖励。村干部负责专项抓评比,村民自己打扫管理,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更加整洁明亮。同时,围绕各个节日节点,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组织开展三八节妇女团建、端午节包粽子、西部金融商会新春送温暖、开展体检义诊等活动,让村民在活动中感受组织温暖、社会爱心,增强对村落这个大家庭的认同。

图片 3

百村百赞:从教师到驻村书记,这个角色的转变还是很大的,请分享一个您在具体开展驻村工作中的难忘经历吧。

黄争:去年7月驻村后不久,我们碰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村上创立的柳荫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无专人管理,且运营资金即将枯竭的问题。我嘛,可能是老师的职业习惯喜欢探究问题的根本,通过仔细分享,一方面我了解到因为初创资金主要用于每年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资,且创建成功后每年验收因各种原因没能通过,没有验收奖励,所以资金池日渐枯竭;另一方面也由于连续几年的验收未通过,村两委、工作队对于验收工作也失去了信心。于是,我当即把当年9月份市人力社保局的产业园验收作为主抓工作的重点。我安排一名工作队队员梳理产业园历史资料,自己亲自对接北碚区人社局拿到往年验收指标表,逐项分析研究,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搜集整理验收数据;一方面通过召开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联席工作会,一对一谈心交流的方式,给大家讲利害得失,为大家鼓足干劲,明确分工。2个月的时间,我们梳理了入驻企业名单、合同;完成了企业的走访、需求搜集;对接了企业的贷款服务;布置了电商直播带货等工作,为产业园的验收通过做了很好的准备。9月份我们迎来了市人社局的现场验收和审计。11月份,当村支书激动地握着我的手,告诉我验收的奖励资金10万元到账了,我知道了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没有白费。通过这次工作的经历,我在心中更加笃定了做好驻村工作的决心。要做好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都有个一以贯之的规律,那就是持续的、100%的细致付出。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付出努力就一定不具备成功的机会!

图片 4

百村百赞:您觉得制约本村发展的因素是什么?还迫切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哪方面支持?

黄争: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感到制约本村发展的根本还是人的因素。我们村,目前的优势在于村干部都是当地人,熟悉村情村貌村民;不足在于村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能力还比较局限,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提升,还需要培养和引入新的后备力量。村的发展,农文旅产业的融合,还需要吸引更多的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创业青年去发展新业态。目前我们村的腊梅产业还需要有更多的技术帮扶和销售帮扶;村落有游客却没有配套的民宿,所以还需要有意向、有技术专长、有资金的业主来投资腊梅和村级微民宿。

图片 5

百村百赞: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请谈谈您对于发展乡村产业的思考。

黄争:发展乡村产业关键要因地制宜。发展前要结合村落的自然禀赋、人文价值进行评估,确定适合发展的一、二、三产的具体产业类型。我们村曾经种过核桃,因为土壤感染病菌,所以核桃每年歉收。也种过草莓,因为技术人员管护等原因,所以业绩惨淡。驻村以后,我带领工作队全方位的走访了村级自然资源,也参观了相邻村镇的产业。在工作队的研判下,我们村适宜保持一产,发展三产。经过工作队、村两委、镇政府的综合研究,村集体把水资源、洞资源、草莓园出租给业主,采用7(土地租金)+5(分红)的模式,每年固定收入15万元,以后每年递增2万元。业主也逐步推出野人湾、叠翠峡等旅游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劳务增收。发展乡村产业其次要建立群众利益链接机制。产业增收的效益既要留足再发展的资金,也要合理在村干部、农户、特殊困难群体中进行分配。这样才能让产业持续发展,也能让老百姓实际获益。

图片 6

百村百赞:请谈谈您对于“百村百赞”活动的看法。

黄争:“百村百赞”活动能有效整合市内各个村落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借助媒体资源、政府资源、企业资源,为村落提供对外宣传、农产品销售、村落规划、文化赋能等系列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广大村支书、驻村书记的认可和好评。这样的活动应该持续开展,持续打造。我们也期待通过活动能更好地引进企业家和新兴创业青年,引入新业态,发展新产业,盘活村级闲置农房,合理进行村级发展规划。同时也希望引入更多的社会爱心力量,能定期定向帮扶困难农户。

图片 7

百村百赞:请谈谈您对于今后乡村工作的规划和预期。

黄争:我们这批驻村干部可能到明年6月份就到了节点,我总觉得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目前,我最迫切地希望有两个,从战略上就是在我的驻村工作结束前能为永兴村制作村级规划,为村里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可落地的发展道路;从战术上,就是希望充分整合一下资源,为村里引入更多的新业态,也希望能为村上的农产品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延展阅读】

图片 8

柳荫镇永兴村是北碚区的三个市级已脱贫村之一。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512户1222人(其中少数民族5人)。全村面积13.83平方公里,海拔600—950米,耕地面积3958亩,林地面积11260亩,距柳荫镇8.8公里,距北碚城区47公里。村落自然资源丰富,有天然的溪流、辽阔的森林、神秘的溶洞。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了叠翠峡溯溪、户外徒步、天眼洞探洞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热爱探险的中青年游客打卡旅游。村民延续传统的种植养殖传统,种植黄小米、白小米、高山蔬菜,养殖粮食猪、高山羊、高山牛、跑山鸡等家禽。村集体先后响应国家政策,利用衔接资金,发展了120亩桃、李、草莓产业园和腊梅产业。

责任编辑:王景行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