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1670个!本科专业“大洗牌”,意味着什么?-华龙网

撤销1670个!本科专业“大洗牌”,意味着什么?

2024-12-10 06:12:42 来源: 广东共青团

“没有2025级的学弟学妹了,专业停招。我们真成‘关门弟子’了。”前不久,在辽宁一所高校读广告学的余明(化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帖子,称老师在课堂上告知,此后自己所在专业将不再招收本科生。余明表示,目前学校还未公布撤销本科专业布点的官方信息。但对于学生来说,仍感到不小压力。

今年,多所高校陆续宣布拟撤销本科专业布点,如四川大学拟撤销音乐学、表演、保险学等31个本科专业布点;兰州大学拟撤销药物制剂、中药学、教育学3个本科专业布点……

高校本科专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洗牌”。9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12年来,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教育部开展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今年共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

今年本科专业进入密集调整阶段,记者采访了多位高校教师、管理者与学生,深度探究大批本科专业“退场”背后的调整逻辑是什么?教师、本科专业未来将会如何“布新局”?

学着学着成了“关门弟子”

在重庆一所高校就读的大三学生张丹(化名),不久前得知了自己所学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将被撤销的消息。她发现虽未有官方文件出台,但是学院官网上已经找不到该专业介绍。她细细对照过新一届本科生的课表,发现课表中新增了不少与智能传播相关的课程。张丹和同学们感觉:学院的专业调整还处于过渡状态。

在采访中,不止一位在其他高校就读的学生称,尽管自己所读专业并未被撤销,但是与其他专业合并重组改名后,继续招生。

“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归根结底就是要保障专业设置质量,引导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房海蓉告诉记者。

今年2月,教育部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新增1673个、撤销1670个。

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增加数量位居前三,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数量相对减少。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点数量最多,有1322个,占比39%,这与工学作为第一大学科门类的基本情况相呼应;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点有1802个,占比53.17%。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趋理性。

治理专业不适配的问题越来越迫切

今年,1670个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被集体撤销,吴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调整力度应该说是空前的。”

记者今年在多个论坛中发现,本科专业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话题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邬大光认为,如今大学的课程、教材、教学方式落后于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此外,部分高校仍要求老师必须按照教材讲解,不能脱离教学大纲,这会导致老师们“越教越旧”。

他认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从产业链的思维来判断,学科专业是否对应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人才需求。此外,还要摆脱专业目录限制,让专业适应市场需求。

站在地方高校的维度,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也有类似感受。他认为,高校在专业设计方面普遍存在培养方案陈旧化和同质化,结构不优、适应度低、动态调整滞后等问题。

今年,在教育部的多份文件中,专业调整的动作越来越大,指向性越来越明显。

今年3月底,教育部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其中一大明显变化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要每年更新。此外,通知强调,连续5年停止招生且无在校学生的专业,原则上应予撤销。

教育部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与就业相关的“红黄牌提示制度”,即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

房海蓉认为,要引导高校有序淘汰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连续5年停止招生的专业往往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需求,相应领域人才缺口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撤销本科专业布点是及时响应社会发展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

一场本科专业的“暂停”与“复盘”

当“靴子”落地,本科专业布点被撤销,这无疑给任课教师带来不小震动。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孙利军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提前经历过一次本科专业布点撤销的完整周期。2021年,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撤销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出版学的本科专业布点。

作为编辑出版学的任课教师,孙利军见证了一个专业“由热变冷”的完整过程。

当出版行业对人才专业化、复合化要求越来越高,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应聘编辑岗位变得越来越难。“法律编辑需要具备法律知识,经济学编辑需要懂经济学。如果学生只是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没有相关编辑岗位学科背景,那么很难满足出版社的用人需求。”

图片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上的大运河VR研学。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从未消失。”孙利军把该本科专业布点的撤销看作是一次专业的调整优化,这并不意味着该专业的彻底消失。

“现在的办学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在培养思路上更符合社会的需求。‘暂停’招收本科生实际上给了该专业一个思考和调整的过程。”孙利军说。

在一场论坛上,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现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冯晓云提到,从2015年起,西南交通大学在探索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淘汰“水课”,大规模开设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冯晓云说,他们有一个愿景,通过建设跨学科教学共同体,不仅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跨学科课程,也可以帮助教师突破学科与专业边界。

以产业为导向的专业布局新态势

市场在变,需求在变。为应对就业市场发展的新需求,多所高校纷纷布局产教融合的新方案,加强专业教育与产业的适配性,让“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改革方向更显著。

“要改参观实习为实战实习,真刀真枪练,让学生深入体验、服务企业。”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彭育园介绍,目前学校已建成多个产业学院,包括芯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艺术产业学院等;一批校企合作班也相继成立。

图片
图源:湖北工业大学

在课堂上,如何将专业与产业相结合?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副院长邓小燕给出的思考是,首先要把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进行“对标”统一,产业老师与高校老师共同围绕产业需求、行业需求来撰写教学大纲。

人才、项目、产业等成为本科专业布局趋势里的关键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斗政策法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君琳多年来从事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在“北斗工程”中,杨君琳见证了不少年轻人的成长成才。

而要培养出肩挑担子的年轻人,杨君琳认为随着科技的创新突破,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重要,这对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片
图源: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今年,“一破一立”“一撤一增”,一大批本科专业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格局正在加速调整。

“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即将步入2025年,《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目标如今已近在眼前。

责任编辑:熊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