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从40年前的这篇文章,感悟总书记的思与行
2024-12-08 09:18:32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40年前的今天,1984年12月7日,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标题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
光阴流转,身体力行。从正定一路走来,习近平同志的尊老情贯穿始终。在正定,他把县委仅有的一辆212吉普车让给老干部坐;主政福建,福州长乐机场开工建设正值冬季,他特意要求工作人员挨个打电话叮嘱参加动工仪式的老同志多带衣服、注意保暖……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如今研读这篇文章,透过几个关键词,更能感悟总书记尊老情所蕴含的深邃思索。
第一个关键词是“传统”。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章中,习近平同志这样写到。出身红色家庭,传承优良家风,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他书架上的照片,两张格外醒目:一张是推着轮椅上的父亲习仲勋,另一张是牵着母亲齐心的手陪她散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尊老瞬间一次次被历史镜头温暖记录。
今年国庆前夕,在人民大会堂国之盛典上,总书记俯身为轮椅上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93岁的革命老兵黄宗德佩挂勋章:“您老保重好身体”;
5年前,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代表时,看到老英雄张富清,总书记就俯下身,紧握住他的手,叮嘱他“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2017年,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看到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代表年事已高,总书记关切地请他们坐在自己身边:“给老道德模范让座,这是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就叫人伦常情。”
“夫孝,德之本也”,总书记曾引用《孝经》中的这句古语阐释中国人对孝老爱亲的提倡。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
第二个关键词是“全局”。
文章合为时而著。
“最近几年来,随着机构改革,一大批老干部主动退居二、三线,把担子交给中青年干部。后者如何才能挑起重担,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呢?我认为,中青年干部尊重老干部,是一个重要条件。”透视这篇文章的立论之基,习近平同志着眼的是时代的全局。
时代在变,观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这些年,尊老不仅在总书记举手投足的细节中展现,更被总书记置于全局发展的宏阔视野里去思量。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揽全局,在跋山涉水的足迹里,在身体力行抓落实的举措里,在推进老龄工作的“钉钉子精神”里。
去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强调:“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今年在甘肃考察时,总书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老龄工作:“现在老龄工作还只是初步开展起来,要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尊老植根于民族传统,而于家国而言,其正在时代发展大局中显现出新的意义。
第三个关键词是“前进”。
文章中,习近平同志这样阐述“尊老”的意义:“中青年干部唯有实心实意地尊重老干部,才能在新老干部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融洽的团结合作关系,从而携手并肩,共同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同志认为,老同志应是“老牛应识前程远,不用扬鞭自奋蹄”,认真搞好“传帮带”;年轻同志应尊老敬贤,谦虚谨慎,“认真学习老干部的坚强党性”“继承老干部的优秀品德”“大力发扬老干部的优良传统”。
尊老,是汲取传统的力量、经验的力量,也是积蓄团结的力量、前进的力量。
行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依然离不开“银发力量”。正如总书记所说:“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
今年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时提出,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白首壮志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前浪后浪一道奔涌,汇成时代前进的洪流,澎湃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
统筹:杜尚泽
撰文:王洲
海报:李艳
编辑:王靖远
校检:朱利
责任编辑:李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