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从国家级产融合作“路演” 看涪陵如何打通“四链”融合-华龙网

观察丨从国家级产融合作“路演” 看涪陵如何打通“四链”融合

2024-12-06 17:41:5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如果说企业是“船”,那么地区的营商环境就是有源之“水”,水能载舟,才会引“风”至。

现在,“风”等来了。

12月5日至6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一城一策路演暨“四链”融合创投活动第三站在重庆涪陵区举行,国家工信部率银行、证监及各大投资机构共300余人出席。涪陵作为全国新一批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为什么会被选中举办国家级的活动?涪陵产业与金融实力如何?涪陵“四链”融合有哪些独特做法?

答案就藏在这场集投“资”与投“智”于一体的大会中。

涪陵城区长乌两江交汇。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涪陵城区长乌两江交汇。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创新链 涪陵凭什么?

“此次,我们立足涪陵区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对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支撑作用,举办‘一城一策’路演暨‘四链’融合创投活动,是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和西部金融中心、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雷文来到启动仪式现场,提及为何将这档国家级活动落在涪陵时如是说。

涪陵作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如何有效推进产业与金融的合作?

雷文建议,应以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激发资本要素活力,发挥股贷债保各类金融资源的协同作用,推动金融机构研发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支持补短板、锻长板,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提供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项目路演。组委会供图
项目路演。组委会供图

涪陵正围绕重点领域挖掘硬科技项目,深入对接全国创新资源和资本力量,汇聚资源为“一城”赋能,这一做法,与国家倡导“四链”融合之一的“创新链”融合不谋而合,该区为强化科创赋能,构建了“1238”产业科创体系,培育了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53个,科技竞争力综合排名全市第五,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指数全市第一。

在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汪立东看来,涪陵举办“一城一策”路演暨“四链”融合创投活动,不仅自身获益,还肩负着为全市“打样”的作用。涪陵作为重庆工业大区,工业总产值超干亿,本次活动立足涪陵产业发展需求,对重庆发展意义重大。

“本次活动,是‘一城一策’路演活动的第三站,也是今年的收官站,这将要求我们充分体现‘一策’,深入调研、整合资源、协同政策,做实活动、跟踪效果、形成经验,打造产融合作重庆辨识度及涪陵辨识度。”汪立东说,希望涪陵能发挥好“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先行先试作用。

启动仪式。朱志强 摄
启动仪式。朱志强 摄

产业链 涪陵有什么?

良禽择木而栖,金融投注产业亦如是。

在这次国家级产融创投活动中,涪陵区亮出了这样的成绩单:技改专项贷11.3亿元、全市第一,制造业贷款余额226亿元、增长24.5%;创新开发科技贷、科技易贷、专精特新贷等40款金融产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居全市第三和第一。

涪陵区委书记黎勇指出,近年来,涪陵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今年前三季度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6%、8.8%、5.8%。我们期待,与大家携手共绘开放画卷,立足涪陵,联动双城经济圈,链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一路向新、一路生花,实现“创”有广阔天地,“投”有无限机遇!

工业为基、制造为魂。

作为工业重镇,涪陵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3个,建成2个千亿园区,哪些是主抓产业?

答案是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榨菜等产业为代表的“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这方面的数据同样亮眼,该区已培育百亿级企业6户、居各区县第一,全市百强制造业民营企业12户、同样居各区县第一。今年1—10月规上工业产值2215亿元,居全市第三,材料产业产值1180亿元、保持全市第一,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黎勇表示,涪陵力争到2027年实现工业产值4000亿元,再造一个“涪陵工业”让涪陵的产业成为吸引投资的强磁场,为大家创新创业提供丰富场景,激发无限创意与可能。

资金链 涪陵缺什么?

启动会上,涪陵区还举行了“四链”融合创投活动项目签约,协议年产值超70亿元,累计签约授信金额13.86亿元。

活动的第二天,各大“路演”企业立足涪陵,与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政府投资基金、一线创投机构等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对接。

签约仪式。朱志强 摄
签约仪式。朱志强 摄

记者注意到,这次涪陵区共征集了技术需求58个,“揭榜挂帅”科技项目27项,涉及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25个,榜单总金额超1.82亿元。其中,先进材料项目13项、软件信息项目2项、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项目5项、生物医药项目3项、现代农业项目4项。

首先登场“路演”的是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总监江维力带来了“干法缠绕四型储氢瓶项目”。

“产品的安全如何保证?如何降低运维成本?”

“我们已能做到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在运输环节降低成本。”

招、投双方在现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这样的高效互动贯穿了整个“路演”过程。

“其他参会机构代表是否还有问题?屏幕两侧设有投资意向及活动建议反馈二维码,扫码填写后会务组将帮您对接感兴趣的项目。”主持人提醒道。

“通过面对面的对接,让我们对涪陵产业特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没想到涪陵企业如此重视研发”“路演呈现出的良好应用场景,加大了我们对投资涪陵研发项目的信心。”

参与“路演”对接的各大金融机构,均对涪陵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和信心。

人才链 涪陵抓什么?

“四链”融合,“人才链”的因素同样备受重视,在这次涪陵路演中,专门举办了产融合作重点领域人才引进项目路演,并成功引入1个人才链项目。此外,还举行了“产业金融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揭牌仪式。

在涪陵区看来,人才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研发、生产、销售都离不开人的“驱动”。该区今年人才净流入2960人、增长22.4%,人才总量突破19万人。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重庆产融合作综合服务平台接入合作仪式。朱志强 摄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重庆产融合作综合服务平台接入合作仪式。朱志强 摄

依托平台+人才的培育思维,涪陵不断加快建设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比如,建峰丁二酸中试项目,突破了关键催化剂的合成技术,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等优点,打破了国外垄断,在合成塑料、橡胶、染料、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

除了搭建平台,涪陵还向上争取“人力资源”。

数月前,涪陵区与市人力社保局签订了《共同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立足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围绕涪陵以制造业和产业承接为主攻方向,重点在高质量充分就业、社保制度改革、最优人才生态、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加强合作,协同打造人力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区县范例涪陵样板。

从以上“人才链”的融合实践不难看出,涪陵区之所以能够实现产业与研发的同步高速增长,跟该区不拘一格揽人才和千方百计拓人脉有着紧密的关系。

“我们发布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需求清单,为大家投资涪陵精准‘导航’,希望大家把宝贵的产业、创新、金融和人才等资源引入涪陵,与我们联手打造产业地标、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沟通联系机制,每年常态化举行‘四链’融合大会,持续提升‘四链’融合质效和影响力。”黎勇在谈及如何转化此次国家级“路演”成果时说道。

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羊华 记者 李黎/文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