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把乡情挂在心头 ——专访荣昌区吴家镇双流村党总支书记王列勋-华龙网

时刻把乡情挂在心头 ——专访荣昌区吴家镇双流村党总支书记王列勋

2024-12-06 17:18:45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导读:从2009年至今,他先后担任吴家镇双流村综治专干、党总支书记。在吴家镇两次洪灾中,他舍小家顾大家,来不及转运自家产业,冲在抗洪抢险一线;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与市农科院合作,2023年坚持用自家菜地进行新品种试种12个选育“吴家脆连白”系列,筛选出2个优质品种,获得市科技局认可,成功迅速向村民推广。

多年来,他扎根基层、乐于助人、尽职履职,十五年如一日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永葆炽热之心,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非凡的贡献,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今天,“百村百赞”活动组委会秘书处采访到了荣昌区吴家镇双流村党总支书记王列勋。

图片 1

百村百赞:王书记您好,请您先做个自我介绍。

王列勋:好的,我叫王列勋,是地地道道的双流人,生长在大清流河畔。1991年,我参军入伍,在作战训练、战备值勤等各项任务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荣获“优秀士兵”“先进个人”等荣誉和表彰。1995年,我退伍后回到家乡双流村创业,发展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也一直在学习农业技术。2009年,我开始在双流村村委会工作,直到2020年,调任双流村党总支书记,一晃十五年了,还是希望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贡献。

百村百赞:请您谈谈对乡村振兴工作的体会。

王列勋:乡村要振兴首先要加强组织建设,夯实阵地堡垒。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火车头”,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必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要以党建引领抓产业发展,让群众走上可持续的致富路。产业发展是关键,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二三产业,建设好产业体系。通过搭建平台、盘活资源、联动合作等形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增强文化滋养引导群众坚决摒弃“等靠要”思想,昂扬“敢闯敢试敢担当”的精气神,多谋“生路”,多学“生计”,不断推动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抓好能力提升这个关键,群众致富技能提升,农村就业人员结构变优,农民素质变强,新农村带头人能力水平变强,农业才能健康发展。

图片 2

百村百赞:请分享一个您在具体开展乡村工作中的切身经历。

王列勋:今年7月14日,吴家镇遭遇几十年难一遇的特大暴雨,双流村位于大清流河河畔,地理位置低洼。凌晨1时,吴家镇政府发出紧急通知。我当时在岸边已巡守了6个小时,看到通知后一边发信息给村里的各组负责人,一边马不停蹄地沿河挨家挨户敲门让群众转移。随着水位越涨越高,我召集村干部、社长详细摸排还有哪些群众未安全撤离。当我得知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刘泽桂还被困在家中后,赶紧和前来支援的应急救援队员乘坐救生艇来到老人家门前,情急之下,我们蹚着没腰的积水强行将门撞开,为老人穿好救生衣,并将她从二楼背上了救生艇。还有今年9月,双流村村民何本仙来到党群服务中心,拉着我一个劲儿地感谢,原因是他家受“7·14”洪灾影响,水淹后变成危房,我积极帮助何本仙争取了专项资金,协调各种手续,花费一个多月时间,让何本仙的家从危房变成了新房。

图片 3

百村百赞:请谈谈您对双流村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考。

王列勋:双流村常年蔬菜种植面积5000余亩,大棚蔬菜面积600余亩,主要种植脆莲白、糯玉米、四季豆、番茄、黄瓜等蔬菜。村内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个体工商户21户。双流村先后获得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先后有莲花白、四季豆、茄子、番茄等十余种蔬菜获得无公害证书;有脆莲白、番茄、黄瓜等五种蔬菜获得绿色蔬菜认证;2018年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称号。近年来,双流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抱团发展、平台建设、品牌打造”为重点,改变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提高蔬菜种植技术水平,推动形成“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产业发展闭环。双流村蔬菜销售足迹遍及全国多地,成了有名的“蔬菜专业村”。我认为发展乡村产业定位要准,因地制宜;适度规模,不盲目跟风;要脚踏实地,不能有投机心理。

图片 4

百村百赞:您认为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做哪些事情?

王列勋: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我认为,要从四个方面抓好乡村文化振兴。一是深化思想教育。进一步拓展理论学习覆盖面,提高农村理论思想水平。二是赓续文化传承。双流村的敖家祠堂作为区级文物点,我们更要加强文物的保护工作,定期开展巡访,并结合实际,多方面挖掘本土文化,盘活现有资源。三是供给文化服务。推动“小院+”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党群服务中心、小院等进行提档升级,打造配套齐全、功能丰富的“一刻钟生活圈”,同时,让文化活动多向基层倾斜,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四是培育文明乡风。利用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世界读书日、宪法宣传、禁毒宣传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不断完善乡村社会自律规范。同时,充分发挥镇村(社区)干部带头作用,利用村村通、微信公众号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让群众能形成自我约束,营造辖区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百村百赞:请谈谈您对“百村百赞”活动的看法。

王列勋:我认为“百村百赞”首先是一个宣传双流村得特别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大家了解、关注双流村。一方面,可以吸引城市人群关注乡村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宣传引入资源,拓展我们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其次“百村百赞”作为文化赋能都村,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路,找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提升乡村软实力,推动整体品牌运作。希望通过这个活动,生动展示咱们乡村的独特产业魅力和优质产品,进而提升这些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带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延展阅读】

图片 5

吴家镇双流村位于荣昌区吴家镇西部,距离荣昌城区37公里,东界吴家镇燕子坝社区,南接吴家镇高峰村,西邻清流镇马草村,北抵内江市石子镇旱地坝村。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有11个村民小组,1986户,5646人,在家人口3000余人。中共党员118人(其中外出36人)。

双流村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组组通公路、院院通人行便道,自来水、天然气、网络全覆盖。被大小清流河环抱,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以发展蔬菜为主要产业,有40余年蔬菜种植历史;双流村蔬菜品质优良,“吴家蔬菜”“吴家脆莲白”小有名气,畅销西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有棠堰飘香、探花屋基和敖家祠堂,棠堰飘香被誉为荣昌八景之一。

责任编辑:王景行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