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双福工业园的“制胜法宝”
2024-12-05 17:03:06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夏国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
作为江津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双福工业园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引擎,持续为江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贡献新力量。
今年前10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163.2亿元,同比增长11.8%;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78.8亿元,同比增长17.2%……各项数据高增长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一“制胜法宝”的赋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双福工业园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评审148家,已有科技型企业650家,截至目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9.24亿元,同比增长13.2%……
开辟崭新“赛道” 打造科技“强力引擎”
日前,2024重庆企业100强榜单出炉,位于双福工业园的企业重庆润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通集团”)上榜2024重庆企业100强榜单和2024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榜单。
重庆润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合汽柴油动力及终端、摩托车、储能电源、汽车零部件、金融服务等产业的多元化集团公司。现拥有员工超4000人,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
“近年来,公司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与产品研发,实现了产值的快速增长。”润通集团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总产值约24亿元,销量同比增长超15%,其“拳头”产品,双燃料发电机更是年销量超过20万台,产品90%销往海外。
润通集团的飞速发展只是双福工业园狠抓企业科技创新,培育发展创新“主力军”的缩影。近年来,双福工业园始终将创新主体培育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龙头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为科技企业成长壮大培植了阳光雨露和肥沃土壤。
“一方面我们鼓励本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向高端进军,增强产业链韧性;另一方面紧盯国内行业知名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带动强、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建强产业生态链。”双福工业园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园区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等细分领域持续引育优质项目。今年8月,在江津区2024年第三次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中,总投资40亿元,9个项目落户双福;前10月,共引进项目52个,重大项目5个,其中诺比侃项目成功打榜2024年重庆市第二季度未来产业招商项目十强榜的第二名。
培育创新主体,引进重大项目,畅通创新循环,双福工业园正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数据显示,双福工业园已有148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家“专精特新”企业。
深化融合向“新” 助力成果落地生“金”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庆嘉利建桥灯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利建桥”)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我们已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生产车间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在LED车灯总成生产数字化车间,投资1.3亿元购置自动化设备,建成5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升级。”嘉利建桥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数字化车间对自动化和信息化进行了深度融合,引进了国内外先进设备系统,以“数智”赋能,满足企业多样化、柔性化生产需求,实现产品全流程管控、全方面监测。
付出就有回报,嘉利建桥数字化车间建成后,通过智能排程和资源分配系统最大程度实现降本增效,产品合格率从97.33%提升至99.43%,生产效率提高了22.5%……嘉利建桥的变化只是双福工业园狠抓企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个例,在双福工业园的企业工厂中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龙煜铜管致力于制冷及换热用精密铜管的研发,其产品主要供应格力、美的等国内知名品牌,西南市场占有率超45%;渝丰科技研发“会说话”的网络神经电缆,产品销售覆盖中东、东南亚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润通科技自主研发的双燃料发电机,采用天然气和柴油作为能源发电,有害物质和碳排放相较于传统发电机降低20%......
如今的双福工业园,拥有26个数字化车间,4个智慧工厂,企业铆足干劲,苦练内功,把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转化成了企业发展的不竭“源动力”,也为高质量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
积蓄人才“活水” 承载平台发展“巨轮”
人才是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创新驱动的首要资源和引擎。
重庆标能瑞源储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标能”)于2020年入驻双福,是一家集储能及动力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应用、回收及梯次利用为一体的新能源企业。
“近年来,我们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创新创业团队’‘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殊荣,这离不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庆标能负责人表示,公司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累计申请专利及相关知识产权80余件,获证书50余件,实现了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并取得突出效益,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先后与中北大学、重庆大学等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像重庆标能这样注重科技人才培育的企业我们园区还有很多。”双福工业园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双福工业园将“产学研”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充分借助高校人才资源和企业科技创新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提质赋能。
不仅如此,双福工业园还借助“金凤凰”“津鹰计划”等人才政策,聚焦大数据、物联网、无人机等人才紧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先后招引了4个院士专家团队,3个博士后工作站,100余名国内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抓好创新人才支持,深化科技交流合作,让创新的活力得到全面迸发。
责任编辑:刘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