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年时间记录凡人微光,摄影师黎光波重新再出发-华龙网

用10年时间记录凡人微光,摄影师黎光波重新再出发

2024-12-05 07:05:03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12月2日,已经正式入冬的山城天气阴沉,寒风刺骨。如同往常一样,黎光波打开后备箱,取出三脚架、单反相机,还有小得可以揣进上衣口袋的卡片机,在感叹伙伴“偷偷穿秋裤不告诉他”之后,黎光波搓搓手,笑意盈盈地奔向了他当天的第一个拍摄对象。

摄影师,艺术家,策展人,发起多项艺术驻地、艺术展览活动与乡村儿童公益摄影培养项目,两度被央视《新闻周刊》栏目专题报道……黎光波的头衔很多,光环也不少,但他对自己的定义更趋近于“一个会拍照的人”。

2014年底,他发起《情绪记录馆》项目,邀请各式各样的人来到自己的摄影棚,拍下最能代表这些人情绪的肖像。

10年,是他当时为这个项目定下的期许,如今十年之期已到。“离开摄影棚,走进生活,好好拍照。”11月的一个深夜,回到家乡江津“充电”已经1整年的黎光波好像“满血复活”一般,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文字,开始了新一轮的情绪记录。

12月2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对黎光波做了一次非正式访谈,跟随他的拍摄轨迹,从午后到深夜,见证镜头前大家或迷茫或坚定的诉说,感动于那些平凡却闪着光的故事,也探寻镜头背后,这个90后年轻的、会拍照的人眼里的自己。

跳出舒适区

走到故事发生的现场去

当天的第一个拍摄对象,是江津区文化馆美术干部侯兴波,拍摄的地点就在文化馆负一楼的工作室。墙上挂着的画有些落灰,桌案上摆着未完成的书画作品,地面上还有一堆鹅卵石,工作室显得混乱而和谐。“坐在哪里拍?”说话间侯兴波随意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倒显得比摄影师更主动。

这也是黎光波在10年之后选择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进别人的领域的重要原因。“你会发现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会更放松,也最容易流露出真实的情绪。”黎光波笑言,启动拍摄半个多月以来,自己经历了走错路、被拒绝、被质疑,但是随着拍摄渐入佳境,他似乎重新认识了家乡,也认识了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陌生又熟悉的大家。

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最遗憾或者难过的事情是什么?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这是黎光波问了10年的问题,稍有不同的是,今年的问句加上了“10年”这个前缀。

听到这些问题的侯兴波怔了一下,但他随即笑起来,讲述着自己从贵州到重庆20多年间的奋斗,感叹与故土日渐微弱的联系,展望自己未来想要继续坚持的,对江津本土历史人文的发掘。“有什么难过的事呢?再难也会过的。”当侯兴波笑声爽朗地讲出这句话后,黎光波按下了快门。

“这就结束了?”当拍下那张照片之后,第一个拍摄者的故事结束,黎光波和伙伴奔赴下一个地点。“真实的情感流露往往就在不经意间,照片里大家可能在哭在笑,也可能不是他或她最好看的样子,但眼神里一定有某种力量。”黎光波表示,也许这些问题显得简单又套路,但往往朴实的问句才能引出朴实的情绪。

第二个拍摄对象古钰拮是已经工作14年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拍摄地点就在散发着樟木香气的古籍存放室。9排樟木柜排开,装着已经整理好的上万册古籍,还有4个柜子上,摆放着数不清的待分门别类的泛黄书籍。

每天面对枯燥又繁复的古籍整理,古钰拮却实在是一个乐观有趣的人,当听到那3个问题时,她眼里的疑惑不加掩饰,被发现时和黎光波相视大笑。谈工作和学业时,古钰拮都非常理智,促使黎光波按下快门的,是她嗔怪调皮的两岁女儿时,眼中甜蜜与烦恼交织的瞬间。

相较于已经熟悉社会法则而显得松弛的侯兴波与古钰拮,未成年的孩子们的紧张肉眼可见。

当天,黎光波在江津体育馆连续拍摄了8个体育生。他们的专项各有不同,柔道、举重、武术、羽毛球,或跳跃挥拍扣杀,或一鼓作气振臂一举,每个人身上都仿佛有光。

练了10年武术的夏新杭,想要给自己努力的10年一个答案;13岁的王星月盯着羽毛球在空中划过的弧线,眯着眼、神情坚定;练柔道的谭雪内心柔软,将队伍和家庭的责任揽在肩上,一开口就落了泪,却依然说出“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的次数多,就一定会成功”的笃定;被教练从小山村带出来学习、训练,去过许多城市见过更多风景的成佳璐满怀感恩,即使不能走上专业道路,也依旧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黎光波说,为什么选择拍这些孩子,是因为人和家乡的关系在升入大学后,就会慢慢远离,但他从这些青春张扬的即将奔赴远方追寻梦想的青涩面孔上,看到了10多年前的自己。“这也是我能坚持拍摄的原因。”人非草木,也会彷徨无措,但所接触的那些故事、那些即使面对挫折也依旧坚韧带笑的人,会消解掉自己的负面情绪。

10年棚拍

留下关于情感的寄托

拍摄现场总是充满笑声,或许是因为这是最能拉近与被拍摄者距离的方式。毕竟从摄影棚到街头,走到每个人生活的现场,无论是黎光波自己还是被拍摄者,都有着边界被触犯的可能。所以每一次的拍摄,他的笑声总是穿插其中,那些被相机定格下的瞬间也多是笑容,笑容中夹杂的情绪不尽相同。

尽管被人称作艺术家,在黎光波看来,摄影并不只是一种艺术表达。这或许与他童年的经历有关。因为从小他的舅舅就经营着一个照相馆,他常常会看到很多人穿着自己认为最好看的衣服、弄着最妥帖的妆发,来拍下一张照片,而这些肖像照片往往被赋予了重要的情感意义,见证团圆或遥寄思念。

黎光波回忆起自己老是往洗照片的暗房里钻,次次都被赶出来。“现在想来,舅舅是太明白那些照片承载的情感,所以以同样的郑重去对待。”黎光波说,这或许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这些肖像照片,伴随着黎光波的童年到少年。如今,曾经的胶片照片变成了数码,拍照变成最简单不过的事,许久不见的家人也可以通过视频纾解思念,那种迫切又激动的仪式感反而没有了。

“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记录生活,但照片里的眼神却不似过去,少了点什么。”于是,在2014年的一个深夜,黎光波定下了《情绪记录馆》的拍摄计划,邀请不同的人群走进他的摄影棚,待产的女性、弥留之际的病人、父母外出无人陪伴的小孩、阳光肆意的青少年……他不断地和人聊天,敏锐地抓取每个人情感真诚流露的那一刻。

“每个人到了镜头前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如同过去在照相馆拍摄时不自觉地一再抚平衣角的褶皱。”黎光波表示,这种小小细节就是情感的映射,是仪式感的回归,更是组成广阔星辰的微光。

说起过往幸运获得的认可,黎光波坦言,最初会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当直面几十万张肖像,调动起关于这些肖像背后的故事时,就会醒悟,厉害的是这个时代,是随着时代发展、国家进步越来越自信的人们。

十年如一日,从重庆到成都、北京、上海,乃至全国各地,不断地拍摄、提问,当然会是一件疲惫的事,甚至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忘记拍摄初心。“也许还没有等到触及人心的画面,便凭借本能提前按动快门。”黎光波说,但每一个拍摄者眼中闪烁的光亮,会让他不断自省,不断校准,最终完成十年之约。

从出发到出发

这一次没有句点

从出发到出发,是黎光波定下的又一个阶段的拍摄主题。每当拍摄结束,他都会立马打印出照片,照片上就映着这几个字。

“10年前我就是从重庆出发,开始记录人们的情绪,10年后重回这里,是尾也是头。”黎光波说,过往10年,情绪记录馆带着他前行,未来,他会带着情绪记录馆去更多广阔土地,邀请更多的人一起参与。情绪记录馆不再属于他一个人,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相比10年前刚出发的时候,黎光波显然多了些从容与更强大的自信。“因为在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脸上,看到了光芒,这些光芒从某种意义上也照亮了我,让我找到了自己。”黎光波说,如果说当初选择摄影棚拍摄是想在内心留一个落脚的地方,那么如今,这个落脚的地方换成了更加强大的自己,不再害怕走出安全区,一如镜头下那些外卖小哥、货车司机、夜市摊贩一般,一直在路上。

2017—2019年,黎光波曾以策展人的身份在江津夏坝镇开展过持续3年的乡村艺术驻地及中国乡村儿童摄影公益培养艺术项目,让江津被更多文化艺术业界人士看到与认可。事实上他于今年11月开始的自发性记录,亦得到了江津区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黎光波表示,江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怀揣梦想的青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黎光波计划在今年12月底至春节期间以“我在江津”为题,深入各职业及温暖的生活里进行拍摄,并在江津做一系列的公共展览和传播,让江津人、新江津人、未来的江津人可以在这些照片那些似曾相识的情绪中,找回最初的样子,找到自己和家乡的深厚情感链接,有力量去往更远的地方。

10年间你最开心的是什么?遗憾的是什么?对未来10年有什么期许?12月2日深夜,一天的拍摄告一段落,黎光波终于能回到工作室,坐下来聊聊自己的10年心路时,记者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他。

工作室的对面是一个小酒馆,满含情感的歌声时不时传出,霓虹灯打在他的脸上或明或暗,收了笑容的黎光波,又多了几分理智。

“开心的是,不断找寻拍摄的意义,从一个个摄影碎片中拼凑出现在的自我。遗憾的事太多,但有遗憾才能有下一次前进的动力。未来10年要让《情绪记录馆》成为自己,不再有句点。”这是黎光波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同样不再有句点的,还有一直不停走向未来的他,正如他在朋友圈签名写下的那一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厚积薄发”。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双双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