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 心怀奉献之心 脚踏志愿之行-华龙网

【渝论】青年说 | 心怀奉献之心 脚踏志愿之行

2024-12-05 06:00:0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有困难,找志愿者。”志愿活动已经成为奉献的代名词。

今年是国际志愿者日成立的39年。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这一天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际志愿者日作为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标志已经深入人心。全世界志愿者数量已经达到3至5亿人,工作时间每年累计超过150亿小时。这39年来无数人投身志愿活动化身社会“助燃剂”,以自己的小力量助推社会大发展。

何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自愿的、无偿的、以帮助他人和社会为目的的活动,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今年国际志愿者日的活动主题是“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是党和国家带领全体人民奋斗的目标,是全国人民对未来的期盼,而贡献志愿力量恰恰是我们奋斗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贡献力量我做起,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我先行。从“龙麻子”彻夜参与扑灭山火、长江上“背篓专线”的摆渡人开船送菜农卖菜、“银龄行动”老年人投身志愿活动到党中央今年对志愿服务做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全社会上上下下都争先恐后投身志愿活动,形成了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一件小事、持续帮助,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员是责任,志愿是义务。张桂梅手上的每贴膏药都在诉说奉献的不易,“清尘天使”杨家琼10余年的清尘医护活动都在诉说坚持的不易。让每个孩子能读书、让每个病人能治病……作为党员的他们正在用坚持、行动诠释“志愿”的力量,解决每个小问题助力社会一大步。

投身志愿活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也是讲好开放的故事,更是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从西洽会志愿活动、智博会志愿活动再到亚丁湾巡航、参加厄尔瓜多抗震救灾……中国投身志愿活动越多,对外开放的大门就越广,奉献大国力量的机会越来越多,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就越来越丰富。无论实施“海外博爱家园”项目,还是在非洲建立“国际爱心包裹”,家园建设其希望,包裹传输着帮助,中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帮助其他国家积极建设“地球家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他国在行动中感受中国的“诚意”和担当。

作者:石梦琦(兰州大学)

审校:杨光志

责编:杨洋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责任编辑: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