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藏 昌都基本实现“中病不出市”
2024-07-14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周盈

医疗援藏 昌都基本实现“中病不出市”
7月5日,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重庆援藏医生杨烽(右)在病房观察患者情况。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快速清除血肿,彻底止血……近日,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手术室,重庆市第七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员、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杨烽主刀进行手术。他在与死神抢时间:把50岁的曲珍——一名基底节大量脑出血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她(曲珍)突然就昏迷了,我担心她活不了。”手术室外,曲珍的丈夫担心不已。

1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曲珍得救了。

以前,像曲珍这样的脑出血患者只能转院去拉萨或重庆医治。自2015年重庆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后,昌都如今已基本实现了“中病不出市”。

“以院包科”

援助建设和设备资金约2.2亿元

时间回到2015年8月,当重庆市第一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员、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显红抵达昌都市人民医院时,面临的是这样的局面:

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设备只有心电图、B超,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检测都做不了;当地医护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因为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很多手术无法开展,当地群众就医只能舍近求远……

“为解决医疗设备缺乏的难题,2017年起,我们提出了‘以院包科’模式。目前,重庆有16家市级三甲医院协同指导昌都市人民医院13个重点科室建设,4家区级三甲医院定点指导芒康县人民医院7个重点科室建设。”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为提升藏东地区危急重症综合救治能力,重庆还将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关注的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重危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纳入重庆“组团式”医疗援助规划建设目标。

数据显示,近10年来,重庆累计援助昌都市人民医院建设和设备资金约2.2亿元,配置捐赠医疗设备412台件,MRI、DSA、体外碎石机、床旁血滤机等设备均已在医院应用。

重庆市第七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领队、昌都市人民医院院长朱宇熹介绍,自“组团式”援藏以来,昌都市人民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昌都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医院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目前,昌都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已通过中国创伤联盟评审并获“创伤中心建设单位”授牌;“卒中中心”成为西藏自治区4个获得“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单位”授牌的医疗机构之一;“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等的专家评审;儿科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儿科临床重点专科。同时,该院还建成了西藏自治区首个高原临床药理学联合重点实验室、首个临床营养支持中心,藏东首个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在重庆支援下,昌都市中心血站开始升级改造,并于2019年建成投用。到2021年12月,昌都市中心血站血液实现自采自供,结束了昌都靠重庆援助血液的历史。柔性援藏干部、重庆市血液中心制备科主任曾北南表示,目前,昌都市中心血站已能够满足昌都市级医院日常大小手术用血之需。

医者仁心

好“门巴”收获当地群众认可

“舞台”搭好了,谁来“唱戏”?自2015年起,重庆先后派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七批次,共计486人(含柔性援藏队员),赴昌都一市三县开展支援。援藏队员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极大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

“医生,你快救救我丈夫!”今年3月的一个晚上,57岁的门吉(化名)被推进昌都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当时,门吉脸色苍白,已完全失去意识。

急诊医生查体发现,门吉右侧偏瘫,判断是脑卒中,于是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

第七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员、重医附二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杰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往医院,为门吉实施紧急介入手术。

“术中造影发现,该患者为急性闭塞性颈动脉复杂串联病变,其左侧颈内动脉基本上已全部闭塞,只剩头发丝那么细的空间,远端也有血栓堵塞,手术难度极大。”张杰说。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团队的配合,经过3小时手术,门吉左侧颈内动脉被成功开通。

该手术是藏东地区首例急性闭塞性颈动脉复杂串联病变血管内介入手术。术后,门吉的妻子向张杰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她说:“是你救了我丈夫的命,谢谢好门巴(门巴是藏语医生的意思)!”

门吉的妻子并不知道,像张杰这样的好“门巴”,背后默默付出了太多。

“到昌都的第一天,汽车翻过一个垭口时,我就因高反昏迷,还吐了一身。晚上睡不着觉,头疼,即使睡着了,也往往会因为胸闷被憋醒。”张杰说。

“冬季的昌都,气温会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水泼到地上,瞬间变成冰。早上出门时,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朱宇熹说。

……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好‘门巴’,我们医院才得到迅猛发展。”昌都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洛桑群培称,2023年,医院总诊疗18.19万人次,同比增加9.18%;2024年1月公布的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昌都市人民医院位居1521家综合性医院中的第984位,较2021年度排名提高200位。

授人以渔

培养一支不会离开的医疗队伍

“患者意识模糊,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生命体征不平稳……”今年1月,一名34岁的藏族女性患者从外院转入昌都市人民医院。经检查发现,该患者股深动脉破裂形成假性动脉瘤后,又发生破裂,大量血液渗入腹腔形成腹膜后血肿,随时有生命危险。

可此时的医院没有专用覆膜支架,如何止住患者的股深动脉出血?杨烽提出,可以使用冠脉支架+弹簧圈对股深动脉出血处进行介入手术封堵。

这是个难得的手术机会,杨烽把徒弟——昌都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张琪带上了手术台,由张琪协助他手术,并在杨烽的指导下开展部分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烽指导张琪发表过两篇医学论文,其中一篇论文还发表在SCI期刊上。

“多亏了杨烽还有其他援藏医疗队员们,是他们无私的帮助让我进步很多。”张琪说。

“为培养一支不会离开的本地医疗队伍,我们探索建立了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培养机制。”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还协调多名专家进藏,累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2.27万人次,同时选送340名昌都医务骨干到重医附一院、重医附二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等三甲医院免费培训,培养了一批昌都自己的医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