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举办“百花齐放庆华诞”美术作品展-华龙网

江北区举办“百花齐放庆华诞”美术作品展

2024-12-03 12:36:38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郑维山)近日,重庆市江北区举办“百花齐放庆华诞”美术作品展,作品展共展出108件美术精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及非遗等多个艺术类别,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市民关注。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热烈祝贺,也是对江北区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繁荣与艺术发展的重要展示。

张俊德 《为人民造像》 80cm x40cm x60cm 雕塑。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张俊德 《为人民造像》 80cm×40cm×60cm 雕塑。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作品评读:历史的回响与当代的思考

雕塑作品《为人民造像》汲取了徐悲鸿经典之作《巴人汲水图》的灵感,生动再现了重庆人民艰辛汲水的场景,既追溯历史,又深刻反思劳动人民的时代状态。《巴人汲水图》被誉为“最具时代性和人民性”的作品,而《为人民造像》通过雕塑艺术,为这一历史瞬间赋予了新的生命。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姿态自然流畅,细节充满生活气息,表情流露出的悲悯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艺术家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样重要,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巴人汲水图》,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如今,江北区人民政府在汲水原址上改造成现代化公园,成为人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可以说,这件作品不仅再现了徐悲鸿的创作场景,更是对劳动人民关怀的再阐释与升华。它通过传统艺术形式,传达了深刻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激发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

邓钟巍 《故园春雨》100cmx70 cm 油画。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邓钟巍 《故园春雨》100cm×70cm 油画。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作品评读:古镇的情感交响

作品以初春雨后傍晚为背景,街道清新而明亮,轮廓分明,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画面中,一条小狗静静地立在门边,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画家的敏锐观察力,更引发了我们对时间流逝与情感寄托的深刻思考。古镇氛围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斑驳的砖瓦与墙面的纹理,无不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小狗的存在则为这一切增添了情感的维度,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那一刻,小狗的等待不仅是对某个特定时刻的期待,更是一种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寄托。画家不仅仅是在再现一个场景,而是探讨人与时间、记忆之间的关系。

谭虓《斗芳菲》 120cm×150cm 中国画。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谭虓《斗芳菲》 120cm×150cm中国画。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作品评读:生命的华彩与哲思

作品有韩愈《晚春》意境,没骨画法,将自然景象与生命韧性结合,没有墨线的勾勒,植物群落通过留白显现轮廓,形成复杂而和谐的生态“叙事”。画作中紫色系的花草不仅是视觉焦点,而且每一个细节都被细致表现,无论大小、形态,皆独特地参与到整体的生命叙事中,既是自然现象的真实呈现,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可以说,作品通过紫色的画面,不仅深刻诠释了生命活力与生存韧性,也展示了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深邃与力量。

李俊霞《那时花开》120cm×100cm 中国画。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李俊霞《那时花开》120cm×100cm 中国画。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作品评读:朱顶红的热情与生命力

朱顶红,又名“注定红”,不仅因其色彩而得名,更因其象征着热情与激情而深得人心。画中的朱顶红花朵盛开,仿佛在向世人传达一种无畏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生动地展现了朱顶红的生命力,传递着勇气与坚韧的品质。朱顶红的花瓣饱满而富有光泽,画中的背景则以柔和的色调衬托出花朵的鲜艳,使得整幅画作既有层次感,又不失和谐美感。

焦典《锈蚀的时间》80cm×120cm 中国画 工笔重彩。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焦典《锈蚀的时间》80cm×120cm 中国画 工笔重彩。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作品评读:女性力量与历史的交响

《锈蚀的时间》是一幅充满情感与历史厚度的画作,灵感源自《罗马》历史剧,深刻展现了女性在时代变迁中所承受的苦难与坚韧。画作成功捕捉了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碾压的女孩与女性的命运,表现出她们的身影如何被时间所锈蚀。可以说,《锈蚀的时间》不仅是一幅关于女性的画作,更是一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赞美,传递出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情感共鸣,提醒着我们时刻关注那些在历史中被遗忘的声音与故事。

冯雪薇《村口的期待》90cm×73cm 油画。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冯雪薇《村口的期待》90cm×73cm 油画。主办方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作品评读:在混沌中寻觅古镇回响

作品是对古镇的写生。画面中,老街的村口活灵活现,有被时光洗涤的砖瓦、斑驳的墙面,无数人的记忆与承载着的情感。画中,古镇的每一个细节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小摊小贩的忙碌身影、路边苍老的榕树,画家运用“乱笔交错”的手法,打破了物象的固有形态,通过点线构成,犹如在网络空间中游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对古镇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让我们在平凡的景物中体味到人生百味,形成一种新的视觉体验,也如经历一种解构与重构的生活过程。

责任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