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发挥监督作用 助力农村老人“老有颐养”
2024-11-29 21:19:25 来源: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
实施乡镇敬老院“三改”项目,完成涪陵区18个乡镇敬老院的升级改造;建成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14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100%;建成农村养老互助点110个……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涪陵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助推。
近年来,涪陵区人大常委会把推动全区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工作要点,通过开展专题调研、组织代表集中视察、督办代表建议、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助推全区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听取审议专项报告
精准把脉“开良方”
我国养老服务短板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就涪陵而言,目前全区60岁以上老人26.1万人,其中农村老人14.1万人,占比54.14%。农村老人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2.2万人,占比15.75%;经济困难老人9614人(含特困老人3244人、低保及低保边缘户6370人),占比6.8%;空巢、留守老人7370人,占比5.21%;失能老人1506人,占比1.07%。
为探索解决全区农村养老难题,2022年,涪陵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全区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全覆盖”式专题调研,吹响了从农村养老角度助推乡村振兴的第一声号角。
随后,2022年6月28日,涪陵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全区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指出,农村老人问题事关“三农”工作,事关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事关乡村振兴大局。会议针对全区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服务设施仍有短板、宣传引导仍有差距、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审议意见。
针对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涪陵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在建机制、强规范、优服务、提质效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助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为农村老人幸福“加码”
2024年11月,记者走进石沱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宾馆式“标间”让人眼前一亮。房间里,空调、衣橱、电视等一应俱全。各种细节也透露着浓浓关怀……谈及如今的幸福生活,特困老人徐益洲是赞不绝口:“国家的政策好啊!我住在这里,生病了有人照顾,每天按时吃饭,饭菜花样也多,比我以前在家的日子好太多了!”
“中心于2023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有床位56张,目前入住特困老人27人。”石沱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房间均为单间,配有独立卫生间、热水器、电视、空调、衣柜等,公共区域设有活动室、娱乐室、会议室、餐厅、健身场地、菜园地等,能较好地满足老人日常文娱活动和生活需求。中心还同石沱镇卫生院签订了医护协议,可较好满足入住老人的就医需求。
近年来,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推动下,全区夯基固本,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三级养老服务平台,完成全区18个乡镇敬老院的升级改造;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累计投入资金建成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14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100%,优先为高龄、失能、特殊困难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供给;健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网络,建成农村养老互助点110个,针对农村留守、孤寡、空巢老人不同需要开展“四有五助”服务,常态化提供集中助餐、流动助医、定点助乐、智慧助急、上门助养等服务13500余人次。
结合实际,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经费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修订完善《乡镇敬老院内部管理制度》《集中供养协议》《遗赠扶养协议》,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村委会、敬老院、监护人、供养对象的权利义务和特困人员个人财产、遗产管理和处理办法,入住敬老院的特困人员994人均已签约。引入9家中高端、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不断壮大全区养老产业。分类定期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培训,提升了全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推进社区食堂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升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条件。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做好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信息登记、需求统计和上门服务,分类提供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上门关爱等服务。积极推进经济困难失能老人集中照护服务,探索可持续、可推广的经济困难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和保障机制。
“深怀敬老之心,笃行为老之事。”区人大常委会表示,将持续关注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人大监督之力,推动全区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让更多农村老人安享幸福美满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记者 夏林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