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
——探索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德育创新实践探索之“变”
核心导读: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是育才的前提,立德是育人的根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健全铸魂育人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下足功夫狠抓立德树人工作,部分学校已形成了工作特色和德育品牌。
11月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主办、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承办的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重庆一中举行。大会聚焦新时代德育工作、教育家精神,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新疆等20余个省市的1200余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参加。
作为重庆教育一张闪亮的金名片,重庆一中的德育创新实践模式也成为关注焦点,备受远道而来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如何才能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庆一中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自觉。为此,学校秉持自身德育传统,遵循道德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德育创新实践探索,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源于此,我们将聚焦新时代德育,通过“三问三答”全方位解读重庆一中德育创新实践探索之“变”。
一问:教师角色之变
——赓续崇德传统,彰显动人“德育范儿”
重庆一中建校于1931年,是重庆市最早的现代学制公立中学,同时也是一所有着革命基因、红色文化的学校。光荣的“四二一”革命传统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激励着一代代一中人为民族发展而不断奋进。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不能仅是一个“教书匠”,应努力将自身打造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班主任就是重要的德育人才资源。重庆一中有着一支观念新、业务强、作风正、素质高的班主任队伍。学校通过班主任培训、青年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带班育人方略”及“主题优质班会课”展示,着力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在德育课程实施中,班主任们制定了科学系统的德育计划和目标,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班会课,内容涵盖“习惯养成”“规则制定”“劳动教育”“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等方面,让学生在不同的德育体验中涵养德育情感。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现已形成并出版《立德树人提升自觉力:重庆一中陪伴学生健康成长60堂主题系列班会课》。
基础教育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对教育家精神的坚守,亦离不开对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育家精神与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与教育教学实践息息相关。回顾重庆一中的发展历程,学校始终把教师成长、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自觉责任。建立了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教师三年周期全员培训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新教师导师制度、周期性名师献课制度、多层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制度、学术活动节以及教师成长激励制度等,为教师的全方位成长提供条件和保障。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致力于将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弘扬和践行落实到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
二问:举措创新之变
——立德树人,德育创新下的“一中路径”
在重庆一中,有很多小叶榕树。因“气生根”生长的去留问题,曾掀起过一场“思想争锋”。有的师生认为,“气生根”是植物本身的生长特性,也是学校校园景观的独特风景,应当保留;也有师生辩驳到,旺盛的“气生根”又硬又杂乱,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修剪。
最终,学校组织持两种不同看法的师生进行商量,最后决定在尽可能尊重保存原有“气生根”的基础上,进行安全化的合理疏剪,确保行道的安全,并引导师生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而现在,师生对“气生根”也有了特别的看法和感情,把其作为学校文化的景观,同学们在拍毕业照的时候,会专门拍摄“气生根”的镜头。
这是学校德育实践下的生动一幕。而这样的德育实践,每天都学校里持续发生……
教育必须遵循育人的“道”与“术”。德育工作要有高成效,第一要务是厘清“立德树人”的思维逻辑:立什么德?如何高效立德?重庆一中经过反复探索和论证,确定了“树人先立德,立德以激发自觉为着力点”的实施路径,达成全校师生的共识,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成效。
学校以党建文化为内核,探索创新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一体化”建设,精心创设学校的环境设施,构建了独特的校园文化系统:以项家书院为标志建筑,构建读书养心的“书院”文化;以广场、体育场为标志建筑,构建凝聚精气神的“场”文化;以图书馆、科技馆为标志建筑,构建科学引领的“馆”文化;以树林、花草盆景等为标志,构建生态文明的“树”文化;以水流造景、池湖等为标志,构建智慧和品德的“水”文化;以学校各种雕塑为标志,构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塑”文化。力求营造学校“道德价值认同”的生态场,促进学生在生态场中发现自我、认知自我,从而形成自身的道德自觉。
学校遵循“认知—认同—践行”的发展规律,探索了理念引领、价值体系、实践笃行多样路径,建构了“思想政治课程为导向、学科育德课程为主干、活动育德课程为拓展”的3类15个螺旋上升发展学生道德自觉的高品质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中,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强化,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在校期间,开展“校园八季”系列实践活动。九月“文明礼仪季”,十月“家国情怀季”,十一月“科技伦理季”,十二月“榜样示范季”,三月“艺术审美季”,四月“体育人格季”,五月“劳动感恩季”,六月“理想信念季”。每一季都有不同的激发道德自觉特色主题活动,围绕主题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学生在寒暑假期间,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校外研学、志愿服务等方式N向发力,推动德育实践活动校内校外融合衔接、家校合作,实现学校育人的全面化、系统化。
三问:育人成效之变
——坚持激发自觉,打造校园“德育高地”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环境和风俗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成就什么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和阅读中的榜样。
基于这样的理解,重庆一中与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签约“作家进校园”项目,定期邀请知名作家来校,与师生分享人生经验,无论作家自身的魅力,还是作品中人物的分析,都为学生提供了榜样,润物无声地帮助学生完成道德建构。重庆一中也注重回溯校史,遴选来校讲学的学者名家和杰出校友,通过系列讲座和宣传,引发师生对优秀人物的价值认同,从而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成于实。无论青少年有多少爱国情、强国志,总要落实到报国行,才是务实的,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见成效。这就需要青少年不断地去践行道德自觉的行为,在实践活动中加强自己的道德自觉认识。基于这样的理解,学校很早就建立了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5种25个“课外活动基地”和“家校共育基地”,拓宽德育的时间与空间,做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习与实践、系统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链接,将整个社会丰富的、多元的、动态的德育资源引入学校,更主动、更有趣、更全面地促进学生成长。
围绕激发道德自觉德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对重庆一中学生道德自觉水平进行了整体跟踪评价,结果显示: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整体增强,教师道德自觉的示范性增强,家长对学生道德自觉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激发自觉,明礼崇德。近五年,重庆一中学生先后获“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全国总冠军、“中华魂”主题活动全国一等奖、“中国好少年”等,有600多名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奖励和荣誉,13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思政课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学校德育影响力显著提升,2021年召开“新时代中学生道德自觉力”全国学术研讨会,线上线下10万余人参加,引起积极反响,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结语:
树人先立德,立德以激发自觉为着力点。通过遵循道德自觉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注重学生道德实践养成,以此作为重庆一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路径,使之成为“立德树人”的自觉者,成长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无论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还是作为教育组织者的学校和教学管理者,都需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更新自我,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庆一中使命在肩,一路求索,一路耕耘,一路弦歌!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