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西南”飞,栖到山城来。
11月24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落下帷幕,近4000名紧缺优秀人才签约新重庆,甚至带动250多个人才引领型项目落地,项目总投资达510亿元。这样的集中签约不是简单的“引进来”,而是让人才真正“留下来”,成为城市建设的“合伙人”。
以会引才亮出的“成绩单”,彰显的是产业、平台、政策、环境等诸多竞争力的共振效果,释放的是重庆广撒“英雄帖”的“磁石效应”。
重庆的“英雄帖”,究竟有多大磁吸力?
重庆是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立足产业推动“四链”融合,建强卓越工程师、产业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新重庆抓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像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长安汽车,一直在吸引海内外人才的加盟。长安汽车副总裁克劳斯·齐乔拉看好重庆汽车产业,去年10月加入长安汽车分管全球设计工作。发展正红火的赛力斯,今年7月引进300名大学毕业优等生,超过七成来自“双一流”高校,还有10%来自海外名校,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74%。
由此可见,产业集聚是吸引人才的最大磁盘。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此次大会期间,重庆空天信息产业主战场两江新区,现场发布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列出相关紧缺人才和岗位清单,喊话顶尖人才到重庆逐梦“空天”。
向全球招揽顶尖人才,重庆既有产业吸引力,也有政策竞争力。这些年,重庆把集聚顶尖人才作为长期战略,实施科技创新主力军壮大工程,构建起面向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完整支持体系。
比如,重庆聚焦博士后引育留用,建立“站前、站中、站后”全链条服务体系,建立博士后科研站538个、博士后创新创业园5个,博士后招收连续四年稳定在1000人以上,出站留渝率超90%。出台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管理办法,瞄准科技前沿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支持学科交叉,开展原始创新和自由探索;在市级配套经费支持基础上,项目依托单位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支持经费。
会上发布的《西部地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清单》中,晒出的309家单位1305个核心岗位有不少都是在重庆,技术研发类岗位占比约七成。人才需求居前列的是生物医药产业、软件信息服务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从薪酬待遇上来看年薪最高达180万元。
“清单其实是释放一个信号,重庆以极大的诚意招徕人才。”上海外服(重庆)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晓峰说:“无论从人才引进的政策,还是人才培养的土壤,乃至人才发挥才能的市场,重庆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像邱晓峰一样,不少顶尖人才也纷纷“表白”重庆,把握“重庆机遇”。
“这是第一次来重庆,非常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来。”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说,在临床医学研究方面来说深圳要向重庆“取经”,重庆的生物医药发展在全国来说都非常好,希望未来与重庆能有更广泛的合作。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外籍院士约翰·劳赫德说,他来重庆的时间不长,但一些科研机构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放创新让重庆未来可期。”约翰·劳赫德说,越开放可获得的外部资源要素就越多,就可以实现内外知识和技能的联动、互动,加快创新的速度,以创新的方式跨学科跨领域解决挑战。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时空组学首席科学家陈奥说,他已经与重庆“牵手”,正在与重庆金凤实验室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重庆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取得更深层次的突破。
正是因为强大的磁吸力,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拥抱重庆。就像此次大会,集中签约引进了紧缺优秀人才3925名,其中数智科技、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占比达84%,引进博士、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219名。与此同时,一批人才引领型项目也追随落地,签约项目总数253个、总投资额达510亿元,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等现代制造业重点领域达110个。
重庆再次发出“英雄帖”!
“洪崖洞的璀璨灯火,映照了不夜的奋斗激情;嘉陵江的滔滔江水,奔腾着无限可能的未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说,重庆将整合推出一揽子最实政策、最好平台、最优生态、最活机制、最佳服务等举措,邀请各类人才走进重庆、拥抱重庆、扎根重庆。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谭旭 摄影 邹飞 甘侠义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