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的最后时光……

文汇客户端

2024-11-25 07:46
听新闻

刚刚过去的周末笼着哀伤。人们才在21日、22日晚央视九套播出的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进一步走近“穿裙子的士”和“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看到她历经磨难的褶皱间舒展出音容笑貌;仅隔一天之后的24日15时23分,百岁的她竟飘然远去。

她曾赋词“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和“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以后我们想她时,那就抬头看看天边的云彩,低头看看湖中的莲花。

不止云彩和莲花。哪怕只回溯她最后的时光,她留给我们的竟有那么多——

11月20日,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河南举行,叶嘉莹的助手、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分享了新著《诗词大先生——叶嘉莹的诗教人生》。叶先生深深体会到古典诗词里有一个美好、高洁的世界。诗词的力量曾帮她度过国破之哀,亲亡之痛,牢狱之灾,丧女之祸。度己之后度人,她想通过毕生的努力,把不懂诗的人一个个接引进来,共同享有、呵护并传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10月11日重阳佳节,中华诗教当代传承座谈会暨“迦陵书系”发布会在京召开。叶嘉莹先生历年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余部作品经重加校订后汇为“迦陵书系”。作家王蒙赞叹读她的书能感受到“语出敦厚”。

7月6日,恰值小暑,也是叶先生的农历百岁寿诞。这天晚上,南开大学迦陵学舍邀来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主持人白岩松、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玉明、“讲诗人”意公子、“读书人”赵健、叶嘉莹传记作者江胜信等,以直播的方式“诗话人生”,为叶先生祝寿。活动的最高潮部分是正在医院的叶先生和大家视频连线,叶先生坐在靠背椅上,梳得整整齐齐的银白短发,穿着青色的长衫,她的话缓慢而有力:“古典诗词里有很多美好的意思,给了我很多鼓励。我平生喜欢古典诗词,诗词与我天生性情相近……我要说:我像一个蚕,‘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祝大家学习诗词快乐!”一路追随叶先生学诗的张元昕站在镜头前和叶先生打招呼,叶先生一时没认出来,便机灵地说:“你们这是在给我考试呢!”叶先生的幽默把大家逗乐了。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央视读书频道在杭州录制了5期为叶先生祝寿的节目。叶先生为每位嘉宾签名赠送了一本《为有荷花唤我来——叶嘉莹在南开》。

2023年10月15日,在南开大学的“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满头银发、坐着轮椅的百岁叶嘉莹先生来到年轻人中间,语调顿挫,手势豪迈。她分享了新写的诗: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共攀。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她进一步阐释:“中华诗教要流播、要传达给下一代,作出像李白、杜甫他们那样伟大的成就。我们年轻人,要共同地向着这样的高山去攀登。” “我们中国是一个古老、强大的国家,新生的气象,新兴起的事业都是非常辉煌的,非常远大的。我们江山的美好是书写不完的。我们大家要努力,一起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江山更加美丽,希望我们的前途更加远大。”

……

叶嘉莹于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1948年作为国民党海军家眷前往台湾。历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1970年受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半世流离后,她回到祖国,定居南开。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等荣誉。她捐出全部积蓄3500多万元,成立了用于弘扬诗教的“迦陵基金”。

为诗词而生的叶先生曾为自己的工作排了个顺序:首先是教学,其次是研究,最后才是作诗。别人曾劝她“年纪大了,多写点书,少教些课”,她淡然道:“当面的传授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如今,心愿已尽,薪尽火传。

文汇驻京记者 江胜信

责任编辑:王景行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