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率先探索!重庆高新区建立土壤污染调查名录为企业节约“真金白银”
2024-11-22 13:28:06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林楠)日前,记者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建设美丽重庆 区县在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了解到,今年5月起,重庆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改革,创新出台“十条措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重庆高新区针对建设用地的规划调整、出让、开发建设都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据统计,重庆高新区近5年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174块建设用地中,农用地、未利用地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一住两公”用地占比超70%,支付调查费用约9000万元,未发现超标地块。
创新建立名录制度
精细实施分类管理
本次改革建立地块调查名录制度,分类实施管理。对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在全国率先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名录,建立重点地块、一般地块、其他地块分类调查名录。
其中重点地块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调查并编制调查报告,由政府开展调查报告评审;一般地块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分别采样监测并编制调查报告,由业主单位自行组织专家评审;其他地块只需填写《土壤污染状况简易调查表》,不再组织专家评审。
着力简化管理流程
精准开展修复治理
目前,建设用地存在过度风险评估、过度修复治理的情况,修复方案变更程序复杂,土壤污染风险治理措施不精准,影响了城市开发进展,为此改革针对管理流程进行简化。
一是对污染情况清晰、关注污染物以风险筛选值作为修复目标值的地块,以及仅地下水关注污染物超标,但无饮用水功能、对人体健康也无影响的地块,不再开展风险评估。
二是对污染情况清晰、关注污染物含量未超过相应规划用地类别管控值,且污染土壤方量小于1000方的地块不再编制修复方案和开展修复效果评估,只需针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自主修复合并编制一本报告即可,也不再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三是加强重点民生项目用地保障,实施分区分期管控修复,未污染的区域明确土壤环境质量和边界后,可先行开发建设。
弥补监管薄弱环节
守住土壤安全底线
在实际工作中,土壤环境管理仍有部分环节要求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在优化精简工作流程的同时,需加强薄弱环节监管。重庆高新区将实际用途更新为“一住两公”用地的闲置厂房等存量资产用地纳入管理范围,明确土壤污染责任人和土地使用权人责任,以及修复施工安全管控、地质风险监管部门责任,切实筑牢土壤环境安全底线。
改革实施以来,重庆高新区完成7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其中重点地块2个、一般地块2个、其他地块3个。相较改革前,一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时间、报告编制时间、调查费用分别节约50%、40%、70%以上,其他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时间、调查表编制时间、调查费用分别节约60%、90%、80%以上。
改革前,这7个地块调查费用需要近200万元,改革后只需不到40万元,为企业实实在在地节约了“真金白银”。
责任编辑: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