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11月21日,记者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获悉,重庆高新区在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名录,对污染土地实施分类管理,建立重点地块、一般地块、其他地块分类调查名录。这在全国属首例。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雪雅介绍,该区近5年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174块建设用地中,农用地、未利用地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一住两公”用地占比超70%,支付调查费用约9000万元,未发现超标地块,“这些地块土壤污染风险低,但都执行同样的流程,既降低了政务服务效率,又浪费了大量资金。”
在建立地块调查名录制度、分类实施管理后,重点地块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调查并编制调查报告,由政府开展调查报告评审;一般地块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分别采样监测并编制调查报告,由业主单位自行组织专家评审;其他地块只需填写《土壤污染状况简易调查表》,不再组织专家评审。
“比如对污染情况清晰、关注污染物以风险筛选值作为修复目标值的地块,以及仅地下水关注污染物超标,但无饮用水功能、对人体健康也无影响的地块,不再开展风险评估。”罗雪雅介绍。
罗雪雅表示,对污染情况清晰、关注污染物含量未超过相应规划用地类别管控值,且污染土壤方量小于1000立方米的地块不再编制修复方案和开展修复效果评估,只需针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自主修复合并编制一本报告即可,也不再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此外,重庆高新区对污染土地实施分区分期管控修复,未污染的区域明确土壤环境质量和边界后,可先行开发建设。
目前,重庆高新区已完成7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其中重点地块2个、一般地块2个、其他地块3个。相较改革前,一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时间、报告编制时间、调查费用分别节约50%、40%、70%以上,其他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时间、调查表编制时间、调查费用分别节约60%、90%、80%以上。改革前地块调查费用需要近200万元,而改革后只需不到40万元。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