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人独守旧书店近30年,他让被“遗忘”的书有了“家”
2024-11-22 05:55:26 来源: 极目新闻
在武汉青山一间不大的店面内,有一个已经悄悄持续了近30年的故事,一位88岁的老人因为热爱书,开了一间旧书店,而正因为他的守护,让这些被遗忘的书,在老人的坚守下有了“家”。
“近30年间,我遇到了很多珍惜旧书的人。对我而言,坚守在旧书店已是一种责任。”书店的主人刘传洲说。11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市青山区钢花112街古旧书店,在仅10平方米的旧书店里,四面的书柜和中间的桌子上堆满了旧书,书柜与桌子之间的通道只容一个人侧着走。在这里,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甚至绝版的书籍获得了新生。
“卖旧书和买旧书都是在做情怀,我虽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但是我可以改变我所遇到的人。”刘传洲说道。
书店就是城市的一盏灯,开书店的人就是点灯的人
“开这个书店的初衷是因为我自己爱看书。”今年88岁的刘传洲是武汉市青山人,退休前在武钢的图书馆工作,因为热爱书,他总喜欢去街头的旧书摊转悠,遇到合适的书籍,他总是会买下来带回家,久而久之,他的家里堆满了书籍。刘爹爹认为看过的书如果扔掉十分可惜,在退休后他决定开一间旧书店,“可以让这些旧书帮助到需要的人,也可以满足自己收藏书的爱好。”虽然已经年近九十,但是每天刘爹爹都会亲自来到书店来转转,擦擦书本上的浮灰,整理整理书籍,在店门口泡上一杯茶,坐在店门口,静静冥想,享受着冬日的暖阳。
这些书籍的来源都是哪里呢?刘爹爹告诉记者,主要有三大来源,一个是自己曾经攒下的书,还有别人上门卖的旧书,剩下的有一些是我去废品站收购的。目前店里大概有近1万本书籍,记者在店里看到,店里陈列了各种类型的书籍,有四大名著,也有一些年代久远的杂志,还有一些学生使用的教材书籍。而店里还有一些市面少见的老书,有些史书更是孤本难觅。
记者随手翻开一本旧书,微黄的书页,一股独特的带有历史感的味道扑鼻而来,是书香的味道。“书年代越久,味道就越浓,所谓的书香味大多来自古旧书籍。”刘爹爹表示自己喜欢旧书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书香味,还有一个最大的乐趣在于会经常在书中发现一些“书外之物”,他表示书中夹杂的书信或者扉页上的字迹,又或者是钱币,每一种都承载了细腻的情感和时代的印记。
“从网上看书与在实体书店看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从网上阅读只能算一种娱乐消遣,而在实体店看书,可以让人静心思考。”随着这些年网络的兴起,人们对于纸质书的需求不复从前,而来逛旧书店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是刘爹爹对于网络阅读和纸本阅读的见解却没有改变过,他告诉记者,书店就是城市的一盏灯,开书店的人就是点灯的人,读书就是给自己心灵找一个亮的地方。
“只要我能动一天,我就会坚持把书店开下去。”
“一本书的价格在二元到十几块不等,一些精装书可能也有几百的定价,但是每天大概也只能卖个30元左右。”刘爹爹表示开书店的目的并不是赚钱,“我有退休金,靠书店的话根本填不饱肚子,其实也就是想留个念想。”刘爹爹告诉记者,从前街上有许多旧书店,如今随着书店的萧条,青山区目前也仅剩2-3家书店还开着,大多数也都是卖教材的书店。
每天早上9时开门,晚上9时关门,不管刮风下雨,刘爹爹都坚持开门。他说有时候遇到半夜家长上门着急为孩子找书的情况,只要打了电话,他也会来开门,在他看来只要是孩子们的事情,自己绝不能马虎。
而因为开书店,刘爹爹也认识了不少朋友,他说有附近大学的校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店里淘书,而自己也会在店门口摆上几张小凳子,提供茶水,供路过的人歇脚和看书,“买不买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热爱读书的人可以在这里找阅读到自己心仪的书籍。”旁边做卤菜生意的许凤书告诉记者,刘爹爹是个热心肠的人,因为自己是从外地来做生意的,刘爹爹一家十分照顾自己,而家里的小孩有时候需要啥书,刘爹爹都会免费拿给自己。在采访中,不少坐在店门口的爹爹婆婆表示,刘爹爹总是为附近来看书的邻居准备好茶水和板凳,大家也都会每天来店门口聊聊天,看看书。
随着年纪渐长,刘爹爹的店也需要有人接手,前几年退休的儿子刘继红主动揽下了这活:“老爹喜欢书店,我想着我退休后也没啥事,帮忙看看书店也挺好的。”
采访的最后,刘爹爹告诉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将经典古籍中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他打心底里高兴,希望好书都能遇到伯乐。“只要我能动一天,我就会坚持把书店开下去。”刘爹爹说道。
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
摄影记者 邹斌
责任编辑:邓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