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下 药香南川

南川区融媒体中心

2024-11-21 14:56
听新闻
金佛山探明中药材资源4967种,药用植物品种约占重庆市的77%、全国的38%。 资料图片
金佛山探明中药材资源4967种,药用植物品种约占重庆市的77%、全国的38%。 资料图片
大黄种植区。
大黄种植区。记者 汪新 摄
刘正宇在金佛山调研。资料图片
刘正宇在金佛山调研。资料图片
中医药文化展厅。
中医药文化展厅。记者 甘昊旻 摄
 游客体验中医理疗。
 游客体验中医理疗。资料图片
上药慧远研究人员在开展中药材研究。
上药慧远研究人员在开展中药材研究。 记者 甘昊旻 摄
工人对黄精进行选品。
工人对黄精进行选品。记者 陈姗 摄

人行金山药染袖,风过南川闻药香。

南川区地处北纬30度附近,海拔高差近2000米,形成了多样的气候带和生物群落,尤其是金佛山,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著称,更以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闻名遐迩,是我国西南地区及重庆市的植物和药材资源宝库。

近年来,金佛山中药材的价值逐渐被世界所认识。如今,金佛山已不仅仅是一座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名山,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宝库。在这里,每一株药材都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未来的希望,每一份努力都在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着力量。

古韵悠长

药香源历史绵延

南川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湿润,冬季温和,这种温和湿润的气候使得南川成为许多道地药材的理想生长地。据史料记载,南川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中药材产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众多药材。例如,金佛山的黄连,以其苦寒之性,被广泛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而金佛山的天麻,则以其独特的镇静安神功效,成为治疗头晕目眩、风湿痹痛的首选药物。这些药材皆因其品质优良而闻名遐迩,成为历代医家推崇的珍品。

作为渝产道地药材的重要种植基地,南川拥有“南川天麻”“南川玄参”“南川金佛山中华蜜蜂”等国家地理标志中药材,方圆1300平方公里的金佛山探明中药材资源4967种,药用植物品种约占重庆市的77%、全国的38%,冠有南川或金佛山的植物品种有120余种,素有“世界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之称。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述:“山川之灵,草木之华,皆可入药。”金佛山的自然环境与中医药文化结合,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北药长白山,南药金佛山”。在金佛山,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是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丰富的资源优势也在南川积淀出深厚的本草文化。中医药学在南川的传承,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东汉时期,儒学家尹珍来到南川,带来了许多医学宝典,其中最重要的是《黄帝内经》。中医药文化从此在南川生根。目前,南川常年在地中药材面积达30万亩,主要品种有玄参、大黄、白芷、白术、栀子、杜仲、黄精、天麻等,以金佛山为中心的南川及周边地区常年种植中药材100万亩以上。

抗战时期,恶性疟疾普遍流行,严重损伤官兵的战斗力。当时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疟疾特效药奎宁的生产地,可由于被日军封锁,切断了中国的进口管道。

转机出现在1937年,留美农学士刘雨若留学归国,在三泉镇筹备建立金佛山药物垦殖区,种植黄常山治愈疟疾。经过两年的努力,金佛山黄常山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来,南川金佛山垦殖实验区几经改革,成为今天的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这也是国内唯一成建制专业从事中药栽培的科研机构,汇聚有“南北正宇”之称的刘正宇等上百名中药材专家学者,他们在药用植物栽培、药用动物驯化、种子种苗繁育等领域享有盛名。

蓬勃发展

产业新高地崛起

作为重庆布局的中药制造业基地,自2015年以来,南川积极推进中医药“种、加、销、医、养、研”全产业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南川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已形成5平方公里框架,路网配套成型,并投用了污水处理厂、人才公寓、企业孵化中心和中医药文化博览馆等。同时,还完善了双水源、双电源、双气源、加油站以及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系统等配套,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园区已落户了一批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如华润三九、上海医药、金木集团等。其中,上药慧远、百味珍药业等31家企业已投产放量,上药慧远还建成了市级重点实验室。

作为武陵山区、大娄山脉10多个传统种植区县的中药材集散地,南川的中国金佛山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不仅规划了共享加工、健康医养、健康产品、健康评估调养、展览展示、电商孵化、健康餐饮等功能区域,还为构建中国西部中药材交易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南川研制了《南川区中药材种植地图》,确定了“5+2”中药材重点发展品种,包括玄参、大黄、淫羊藿、白芷、金钱草等药用植物品种,以及水蛭、林麝等药用动物品种。通过推进中医药一二产的融合发展,已共建中药材GAP示范基地4000亩。

除了产业发展,南川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也十分健全。区中医医院已创建成国家三级中医院,重医附属南川医院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区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中医科,86.4%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也是南川的一大亮点。2023年,南川接待中医药康养游客超过160万人次,形成了以金佛山、药植所、中医药园区为核心的“1+3+N”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具有全市影响力和南川辨识度的特色产业。

为了推动中医药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南川紧紧围绕高效推动中医药“三产”融合、“三医”联动,按照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321”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实施了一系列工程。编制了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围绕全区“1343”总体思路,锚定全市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目标,将中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第一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种养为基础、制造为龙头、流通为牵引、旅游为推动、文化为灵魂的发展思路。同时,南川还将以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为突破口、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建设为着力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增长极,全力打造重庆市现代中药绿色制造基地、国家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中国西南地区中药材交易集散地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砥砺前行

试验区未来可期

富集的中药材资源,扎实的传承基础,深厚的科研底蕴,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势在必行。

2024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同意北京市东城区等54地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通知》批复,南川成为重庆市唯一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区县。

随即,南川以“提升全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助推中医药+旅游融合传承创新发展”为试验主题的创建工作全面推动,将中医药文化的知觉体验、行为体验、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关联体验融入文旅综合体,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找到应用场景、创新场景、融合场景,打造具有南川辨识度的中医药文旅融合品牌。

数智赋能,建立健全中医药三级服务体系,持续加强中医药学科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探索全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新模式,夯实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基石。资源赋能,打造“中医+温泉养生”“中医+森林养生”“中医+禅修养生”等中医养生养心集群品牌和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体验馆、中医药传统文化展演馆等中医药文化旅游精品,挖掘中医药膳食养生品牌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擦亮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产业赋能,打造中医药养生谷,壮大中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延伸中医药服务领域,提升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能级。

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南川计划在2028年基本建成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中医药特色突出、中医药产业优势明显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着眼于创新,南川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坚定不移把中医药产业作为特色产业进行培育。着力抓种植,在稳固现有30余万亩生态中药材种植基地基础上,力争在未来3年,新建玄参、黄连标准化基地1万亩以上,支持区内中医药企业发展定制药园5万亩以上。大力抓加工,以重点企业为引领,积极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配方颗粒、院内制剂等新业态,并在未来3年,力争新招引20家以上中医药企业集聚发展。聚力促融合,打造中医药特色文旅路线,在三泉镇、黎香湖镇、山王坪镇配套布局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综合性康养综合体。依托市药植所科研优势,创新发展药食同源产业,因地制宜开发药茶、药酒、药膳等产品。

展望未来,南川将持续深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打造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田,持续将中医药产业作为第一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培育,精准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十大行动”,建立中医药产业发展良好态势。以高新区创建为主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抓好存量项目提档升级和新增项目落地转变,打造立足南川、服务重庆、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中医药三产融合示范区”,构建“一地一区一园一带”发展格局,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样板和典范。

(记者 李崎君 陈蕗颖 刘晓娟)

责任编辑:刘思利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