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校调整优化文科类专业点170个,获批文科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4个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全市教育系统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找准教育方位、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伟大征程中明确目标定位、在推进教育强市生动实践中落实职责本位,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新文科交叉融合“出新” 推动人才培养“焕新”
高等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与经济,一头连着就业和民生。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应对新机遇、挑战新赛道的战略先手棋。
推进新文科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立足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庆市高度重视新文科建设,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努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重庆市教委在全国率先出台《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实施方案》,实施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项目,全面部署推动高校新文科建设。在全国首创性地从校级层面分类布局6所市级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以专业提优、课程提质、教学提振、教师提升、质量提级作为高水平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既注重内涵质量又注重“交叉融合再出新”的核心理念,着力强化结构重塑,推动人才培养旧貌换新颜。
在市级统筹推动下,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分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共获批新文科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4个,新增新文科专业点68个,改造升级102个,立项建设新文科类市级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8个,全市文科类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高校软件排名进步明显,综合影响力有效提升,涌现了一大批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
展望未来,我市将以新文科建设牵引带动我市高等教育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改革,带动高等教育突破跃升,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答好中国式现代化对文科教育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
缙云山麓、嘉陵江畔,西南大学,于此拔地而立。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数10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建设祖国,勇当栋梁。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2021年,为积极响应“四新”建设发展新趋势,西南大学发布《西南大学新文科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新文科本科教育建设行动。3年来,学校以百年文科办学历史积淀为基础,向“新”图变、向“新”求质,坚持强化顶层设计规划、筑牢价值教育体系、拓展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优质资源供给、构建教育开放格局,于万千变化中劈波斩浪,构建形成具有“西大”特色的新文科建设典范,在新文科建设领域熠熠生辉。
思政引领培根铸魂
准确把握新文科建设的正确方向
“崇德尚善,创我荣光。求实追梦,成就辉煌!”9月12日,在激昂的校歌声中,西南大学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拉开帷幕,1万余名本科新生将在天生路2号续写青春赞歌。
开学典礼结束后,学校党委书记张卫国以《让跃动的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为题,聚焦“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围绕“渊源”“蕴意”“践行”三个方面,为全体新生带来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开学第一课”,勉励青年学子要以史为镜、对话时代,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行胜于言、知行合一。
这场丰富立体的“思政盛宴”是对广大学子的一次思想洗礼,也是学校办好思政教育的一个缩影。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卓越文科人才的重要举措。高校“新文科”建设应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之问,坚持思政引领,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丰富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
循此理念,西南大学守立德树人任务之正,创育人格局之新,科学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筑牢价值教育体系。
在西南大学,思政课的“打开方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而是“一群”课。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深入实施铸魂育人工程,形成了“1+3+6”的思政课课程群。“1”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课程建设;“3”即本、硕、博三个学段思政课建设全面推进、协同发展;“6”即在必修课之外,结合地域特色和办学优势开设“党的创新理论”“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等6个系列的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程。这些生动鲜活、特色优质的思政课,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每一堂课都有‘思政味’。”这是西南大学全体学子的深切感受,也是学校从“思政课程”走向“大思政课”格局的有力印证。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西南大学整体性和系统化设计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领域,建立“点-线-面”(示范课-重点课-全部课)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立项建设文科类课程思政重点课程40门,修订3000余门文科类课程大纲,明确每门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把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落到实处。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促共进。学校不断强化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跟时代大势的结合、跟历史文化的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
学校教育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互动互生。高标准建设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强化课程思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咨政和服务工作,引领区域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牵头单位的示范作用,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优势,从顶层设计、具体实施、品牌打造等方面发力,引领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已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中心等平台。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化。在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发展道路上,西南大学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在一门门有深度、有高度的课堂上,在一次次有广度、有温度的实践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西南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淀逐渐融入学生的心中。
人才培养多元多维
落细落实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1950年西南师范学院成立后,著名学者、诗人、文学理论家吴宓在此执教长达26年,编写了《世界古代史》《法文文法》《中国文学史大纲》等讲义和教材,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几十年后,以吴宓命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含弘学院大文科类“吴宓班”,已成为西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区、特色区和示范区。
“‘吴宓班’以文、史、哲、科学、数理思维为基础,实施人文学科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着力培养具有传承古今贤哲智慧、引领时代精神潮流,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较强专业技能,具有深厚的科研潜质和出众的领导才能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13年的探索与实践,“吴宓班”累计培养了十届毕业生200余人,升学率超过80%,培养出浙江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长聘副教授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
“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办学百余年来,西南大学始终牢记育人使命。在新时代,新文科的育人目标就要把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作为重要任务,培育一批志向远大、信念坚定、综合能力过硬,具有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瞄准新文科人才培养需求,西南大学以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齐全优势为依托,遵循文科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方拓展培养路径,分类打造“育才”“兴才”的密钥。
面向全体文科类学生培养,注重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综合能力培养,坚持“拓宽学科基础,厚植文化底蕴,注重交叉融合”培养理念,实施“大类招生+特色培养”模式,突出学科专业融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面向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深入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计划。以培养未来社会科学家为目标,建设院、校两级“大文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拓宽学科基础,强化学术训练,提高创新能力。开设“吴宓”班,打造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试点推行本—硕、本—硕—博连读等培养模式。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获批重庆市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面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围绕跨界交叉的理念,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以培养未来教育家为目标,立足专业,强化跨界融合,建立学科交叉、专业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X+教育学”创新实验班,着力培养教育学复合型卓越人才。推进“文农”融合,聚焦乡村治理,创建宏毅创新实验班,培育能担当乡村振兴大任、愿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治理的复合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
分类培养,多元发展,开创出学校卓越文科人才培养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2021级教育学(晏阳初实验班)专业学生刘芷萱,在校期间累计荣获“挑战杯”重庆市特等奖、“蓝桥杯”全国三等奖等大小奖项40余项,现已推免至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9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汪尹蓓依托民族学、历史学交叉多学科背景,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实践,完成了高水平学术成果1项,实践、荣誉获奖多项,现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中国史专业在读博士;2020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汤蕊嘉教育情怀浓厚、专业素养过硬,现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团总支书记……一批批优秀学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源源不竭注入青春力量。
持续供给优质资源
高效激发新文科建设的动力之源
近日,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领衔申报的“西部职普融通教材研究基地”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此次成功入选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是对学校教材建设工作以及职普融通研究的深厚基础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
作为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示范高校,西南大学坚定不移地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道路。面对时与势的变化,学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聚焦专业布局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能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多维发力、持续发力,打好新文科教育改革“攻坚战”。
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改革动向。学校紧扣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进文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建立“校级-市级-国家级”一流专业培育建设机制,确保专业建设持续改进。
把优化课程建设作为发展根基。学校对标“两性一度”要求,制定《西南大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立项169门文科专业核心课程项目,新增出版新文科教材82本,设置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走进美丽中国等实践课程,有效增强文科特色实践。
把创新教育方法作为应变之举。学校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立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百余门;引导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小班化、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把提升实践能力作为育才之要。学校探索构建融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先后建成100余个文科实践基地,2个新文科实验室,其中学校地理科学学院瞄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成的“西部乡村可持续发展新文科实验室”是西南地区首家文科实验室,实验室倡导学科交叉、创新思维,提倡体验式学习,注重实践与团队协作,是“三创型”(创业、创新、创优)人才成长的“摇篮”。自成立以来,团队师生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教学与育人效果显著。
把打造优质师资作为动力引擎。学校现有文科类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近年来,通过实施文科类师资引育计划、教育育人能力提升计划,配齐配强文科类师资队伍,为新文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自启动新文科建设以来,学校文科类教师获评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60余项,其中,朱德全教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曾现江教授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累计获评国家级荣誉称号超过10余项。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破难点、抓重点、出亮点,西南大学已然跑出新文科建设“加速度”。据统计,学校已获批31个文科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文科类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认证,25门文科类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其中潘洵教授领衔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名单。核心课程小班化率从2019年的44%提高至82.3%,教育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成果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大力推进教育开放
培育高层次国际化新文科人才
今年春天,西南大学研究生辛月来到希腊克里特大学,参加为期15天的春令营活动。“我本科学习的是历史和文学,未来将攻读哲学博士学位。这次文化交流让以前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具象化地呈现在眼前。”辛月回忆道,“在希腊的场景式教学环节,我们从历史遗址走到考古博物馆,仿佛从历史的缝隙里走过,与古希腊文明隔空对话,并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感受历史文化的变迁。”
这样的中希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南大学并不鲜见。
2023年2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该中心由西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与希腊雅典大学、佩特雷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共同合作成立,旨在加强中希两个文明古国的文明交流互鉴、比较研究。2024年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科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西南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承办了大会第三分论坛“古典语文与古典学传统”。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前,依托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西南大学以“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为基础,正积极探索文明互鉴视域下多维交叉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学校积极构建教育开放格局的生动实践。
在全球化时代,教育开放不仅关系到知识、技术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更直接关乎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今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站上世界舞台,发出西大声音。长期以来,西南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主动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扩大教育开放和交流合作,打造多元平台,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
围绕人文素养、跨文化能力提升等,西南大学深入推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实施“暑期国际课程周”,积极引进优质国际课程资源、全球治理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实训工作。目前,学校共开设170余门次全英语国际学分课程,其中文科类课程约93门,上课学生5000余人;组织100余名学生参加了首批全球治理课程学习。
2020年,学校成功入选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为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贡献“西大力量”。
在改革中奋勇突破,在责任中砥砺前行。眼下,西南大学还在奋力向“新”提质,不断深化文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打造文科专业教育的“西大范式”,全身心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