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大会特别报道】西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进军:把准时代脉搏 以“西大力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024-11-19 15:14:4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核心导读: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在全市教育大会召开之际,西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进军在做客华龙网会客厅时表示,近年来,西南大学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谋划,整合集成优势资源,聚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积极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未来创新领军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第1眼TV-华龙网: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高校作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请问贵校围绕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哪些举措和思考?
王进军:近年来,西南大学立足学科专业优势,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区域发展需求,通过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拓展科技攻关重点领域布局,创新人才引育模式,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有组织科研为抓手,激发科技创新原动力。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力度组建大团队、构筑大平台,承担大任务、产出大成果;完善优化科研分类评价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后续支持力度挂钩,激发团队、平台内生动力。
二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集聚学校优势科研创新资源,启动“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明确学校重点研究领域。如开展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设施建设计划,建设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重点推动农业种源技术攻关和种业科技振兴。另一方面,以国家级科研平台为载体,逐步形成科技创新战略支点、创新高地。如学校依托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积极开展资源昆虫种质保护评价与创新、高效种养技术创新、产物多元化高值利用等领域研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整合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科学中心等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形成成果转化平台阵地,积极推动有组织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上“落地生根”。
三是以拔尖人才引育为支撑,提升科研攻坚硬实力。一方面,创新支持体系,加强引育战略科技人才。实施“战略科学家孵化计划”“人才特区建设计划”等四大支持计划,不断提升领军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另一方面,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培育拔尖后备人才。通过布局生物育种、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与智能车辆工程等新专业,积极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未来创新领军人才。
关键词:思政教育“铸魂育人”“立德树人”
第1眼TV-华龙网: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这座城市鲜明的红色标识。近年来,重庆充分发挥地域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推进红岩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持续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努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请介绍贵校在思政教育“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经验做法?
王进军:近年来,学校深挖重庆红色资源富矿,发挥学校特色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协同共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深挖育人资源,创新建设课程体系。创新搭建“1+6+6+N”思政课程体系,在加强思政类通识必修课建设的基础上,将“党的创新理论”“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等内容纳入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程体系,同时积极深挖学校红色资源,建设校本思政情景课程,讲述校史中的红色故事,不断增强思政课程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出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以示范、重点、核心“三层课程”带动6000余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将铸魂育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二是深耕平台建设,聚力拓宽育人渠道。学校与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市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村校区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合作机制,建立了包括“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此外,学校还成立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西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协同建设高水平红色资源研究开发高地、革命文物铸魂育人阵地,深度实施“馆校联动”双向育人。
三是推进师资融通,着力提升育人水平。探索“专兼跨”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在加强专任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壮大以党政干部、思政工作人员、其他学科专业青年教师为主要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常态化聘请红岩历史博物馆专家等校外人士开展跨岗教学,不断扩充师资储备。
关键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第1眼TV-华龙网:高校要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层次人才需要。贵校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上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王进军:近年来,西南大学不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设多元人才培养平台,聚力培塑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一是谋划布局新兴专业,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学校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对标国家级基地,加快推进“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科学”“心理学”“区域国别学”四个方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布局开设生物育种、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与智能车辆工程等新兴专业,聚力培养交叉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
二是整合集成优势资源,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的人才培养理念,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探索实施建立健全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协作大类培养机制,探索开办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支持学生开展跨专业选修课,推进人才培养链与科技创新链、产业发展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微专业建设。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更大平台、更优资源。
三是推进数字教学转型,强化数字能力锻炼。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资源建设,大力加强知识图谱、数字化教材、课堂教学形态变革,建立支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数字资源、大模型平台和过程管理的制度保障。强化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专业升级改造,实现公共计算机课程升级改革全专业覆盖,探索建立“专业+人工智能”课程模块,聚力培养数字时代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第1眼TV-华龙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着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培养“四有”好老师、“大先生”。贵校实施了哪些举措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王进军: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之一,学校始终把教师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以振兴西部地区教师教育为己任,躬耕力行涵育“大国良师”和“未来教育家”,让“四有”好老师竞相涌现。
一是把准时代脉搏,构建教师教育“新格局”。学校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依托师范生公费教育、“优师计划”“国优计划”,深耕“新师范”建设,实施以师德教育贯通、核心素养涵育、卓越教师培养、协同创新提升、教育扶贫援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育建设“五大行动计划”,以教师教育“新格局”加快推进教师教育体系“提档升级”。
二是立足育人使命,引领涵育“大先生”。构建“大教师”培养体系,打造“西大教师故事”师德师风典型宣传特色品牌,创新实施教师“六位一体”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聚焦思政师德、教育教学、科研创新、行业实践、人文美育、身心健康六大领域,提升教师能力素质,让更多“大先生”培育更多“好老师”。
三是落实立德树人,呵护培塑“好老师”。深入推进师范生培养综合改革,创新实施“未来名师筑梦行动”,建立师范教育史馆,实施师德教育贯通行动,培养师范生高尚道德情操,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拓展实习实训渠道,开辟特色教学“赛道”,创新乡村教育教学体验,多措并举引领职前教师成长为“四有”好老师。
关键词: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1眼TV-华龙网:聚焦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两大定位”“两中心两地”战略支撑和重点打造“六个区”的战略目标,深度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搭建高水平人才平台和产业平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贵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国家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上有哪些布局和举措?
王进军: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谋划,聚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有组织布局服务战略大局。先后制定《西南大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16”行动计划》《西南大学深入开展“教育强市区县行”实施方案》等行动方案,统筹谋划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合成渝地区20所高校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着力打造成渝科教创新共同体,发挥教师教育和农业科技办学优势,聚力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聚焦重大战略,有针对开展科研创新攻坚。对接生物育种战略,创建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聚焦长江上游重要特色物种资源,开展规模化、工程化、智能化种质创制,项目入选重庆市“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已有9个种质创制团队入驻运行,攻克了一批创制育种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依托各级各类高水平科研平台驱动高水平成果产出,建立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科学中心为主体构成的成果转化平台矩阵,推动成果有组织转化,示范推广动植物新品种(系)数十个,转化运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数十项。
三是对接发展需求,有力度实施深度校地合作。学校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需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省校合作协议,与重庆32个区县、四川11个市州加强校地合作,仅在川渝地区,就与6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仅在双城经济圈范围内,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项目年均就可达到700余项,到校经费超1.5亿元。此外,学校还牵头打造了北碚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宜宾研究院、涪陵研究院等产学研创新组织机构,协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