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秦思思
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11月16日,“数智赋能大学生文化教育发展论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作为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学术活动之一,本次活动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数智化发展,以“数智赋能大学生文化教育发展”为主题,旨在分享交流数智赋能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面临的问题、未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文化教育,数位专家学者围绕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展开讨论。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李克勇表示,在数智赋能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他提出三方面的新模式、新路径,一是要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打造文化教育新形态;二是要强化实践育人,搭建文化教育新平台;三是要推动国际交流,拓展文化教育新视野。
“强大的数字化能力与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高等教育、大学生文化教育变革。”贵州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温小军指出,教育主体由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正在向“师机生”三元互动模式转变;教学方式从标准化教学正在向个性化学习转变;教学资源在迭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教育资源得以整合和优化,提升了资源的前沿性和交叉性;学习评价在升级,数智技术强化了过程性、综合性、增值性和个性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人才培养目标转向培养交叉型人才。
重庆市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孟东方关于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深切关照现实,回应人文素质教育数智化转型的时代之需;二是保持与时俱进,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三是避免盲目跟风,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数智化转型的针对性;四是需要统筹规划,把握人文素质教育数智化转型的系统性。
“我们要转变理念,引导师生上下充分理解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于教育改革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沈火明表示,营造“人人、处处、时时”置身于改革之中的良好氛围,综合运用数智技术,更精准、个性化地把握大学生发展的需求,更多元、高品质地改进文化教育供给,更便捷、交互式地提供平台支持与保障。
会议期间,原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重庆邮电大学信息中心主任代劲、贵州财经大学教授蒋馨岚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邹红军四位专家分别作主题报告。他们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数智技术在大学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与会者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论坛中,重庆轻工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院长郝结林作经验分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秦凤梅、重庆开放大学周昊天、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陈雯雯、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宋娟、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舒劲秋、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赵红分别作获奖论文代表发言,他们围绕数智赋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与实践、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智化通识素养体系构建与评价探讨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此外,论坛对全国征集的40篇优秀论文和13个经典案例进行了颁奖。
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重庆高教研究》期刊社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主办。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