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2024年11月17日,是第七十八个国际大学生节,全世界的大学生们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这一专属于自己的节日。
国际大学生节起源于1946年,世界各国学生代表于布拉格召开全世界学生大会,宣布把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大学生节”,以加强全世界大学生的团结和友谊。节日的设立是为了控诉当时暴徒的罪恶行径,为了纪念反法西斯的大学生运动,为了在大学生中倡导追求和平、民主、自由和进步。
从国际大学生节日的起源看,其有两个核心主题,一是无惧无畏、澎湃激荡的青春朝气,二是无畏强权、追求进步,始终认识到自己对于社会、时代甚至全人类具有一份巨大的责任。这是一种青春的连结,也是一种时代的责任。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伴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生已经是我们社会一个庞大的群体。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一帧帧朝气蓬勃的身影,他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炙热闪耀,预兆着未来;是敢想敢做的“特种兵”,挥洒着朝气。
青春的另一面,是青年责任。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青年人是全球变革的推动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引领者。”青年怎么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未来就怎么样。这要求大学生们,即使身居大学之一隅,也应当永远心系民族、国家甚至世界。
青春的写法是多样的,是硕士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广西家乡,扎根基层,“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的黄文秀;是创新创业的先锋力量,是科研一线的攻坚尖兵,是突发事件一线的勇敢逆行者,是边防一线卫国戍边的“最可爱的人”,也是巴黎奥运会上冉冉升起00后新星——多样的青春,又在青年责任这一点上,实现了合流。
社会各界,不妨对于青年人多一点宽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从来没有一代中国青年是垮掉的一代。“特种兵”或夜骑,躺平或佛系,不过是释放与自嘲的一面,但释放完,他们会回到书桌旁,回到奋斗路上,“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两者并行不悖。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然开启,对于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来说,是幸运的,是无限机遇,也是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这一方面要求广大大学生们,打磨好专业技能,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将个人的小理想与国家的大未来结合起来,心怀“国之大者”,立鸿鹄志,做踏踏实实的奋斗者。这才是青春,最好的写法。
作者:陈自强(南京师范大学)
审校:杨金行
责编:杨洋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