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华龙网讯(记者 姜连贵 郑晓 王景行)11月15日,重庆市和美乡村主题宣传活动采风组来到万盛经开区万东镇五和村。行走在整洁的村道上,看阡陌间的点点村居,于啾啾鸟鸣中嗅淡雅梨花香,感受文明乡风润泽人心,景色宜人的五和村令人沉醉。
梨花文化节奏响农文旅融合“交响曲”
“和风吹,梨花香,绿水长长,鱼儿跃池塘;家风扬,情意长,勤劳善良,人和家业旺……”这是万东镇五和村人人会唱的村歌《爱在五和》,当地村民说,“一唱起这首歌,脑海中梨花漫山遍野的场景随之浮现。”
每年3月梨花节期间,五和村梨园内百年梨树苍老虬劲,千亩梨花次第开放,一簇簇雪白的梨花压满枝头,向远处眺望,山坡上如同覆盖着一层轻盈的薄雪,游人如织,穿梭其间。万东镇五和村党总支副书记封世利介绍,五和村以“梨”出名,种植黄花梨历史长达30年,是五和村的主导农产品。五和村村委会以“梨园花海”为抓手,开发出2000余亩以梨为主的精品果园,并以梨园戏曲为核心,连续举办十一届梨花文化旅游节,带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五和梨花文化旅游节”还会邀请各界戏曲艺术家梨园唱戏,让传统国粹与乡村美景交相辉映、绽放异彩。传统戏曲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五和梨花文化旅游节”已累计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梨花节荣获“重庆十大最具影响力乡镇节庆”称号,五和梨园成为“重庆市戏剧家活动基地”“重庆市十佳赏花踏青圣地”。
因地制宜实现产业发展“加速跑”
“五和梨是村里的特色产业,但整村发展不能单靠梨子,必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封世利告诉记者,村委会正是依据这样的想法,探索出适合五和村产业发展的路子。
在村委会的带动指导和技术支撑下,该村拥有20余年种植历史的黄花梨产业,摆脱了因劳动力流失、产业单一、管理粗放、保鲜期短等多种原因而逐步没落的局面,重新焕发出灿烂光景。同时,梨花园还引进了智能摄像头、传感器、轨道车等科技设备,助农增收省时又省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五和村还同时发展樱桃、葡萄、杨梅等特色果林,逐步形成“五和果、五和鱼、五和菜”三个特色品牌,建设精品果园2000余亩,含梨、桃、柑桔、杨梅、李、葡萄、樱桃、猕猴桃等10余个品种。
同时,五和村还与重庆丰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集体资源入股分红模式,村集体以集体鱼塘入股,农户享受土地流转收益、村集体享受固定收益;与中俊能源公司合作建设加油站,建立“每年10万元的固定收益,20年返还本金”的合作模式;组建好优蔬菜专业合作社,探索“大棚育苗、农户种植、专业合作社营销”运行机制,带动全村发展蔬菜种植,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逐年增加。
文明新风建设让五和村“绽新颜”
走出五和梨园,漫步在五和村的街道上,“五和”文化雕像、“五和”文化宣传栏、文化大院、文化墙等景观错落有致。走进五和村乡情陈列室里,有一面写满村民姓名的梨树浮雕墙格外引人注目,全村人的名字按照家庭关系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墙面,当地人把它叫做全村“大家谱”。
“一棵大梨树呀,枝桠落枝桠哟;一个树枝聚一组,一条枝桠一家人。”这面“梨树姓名墙”是当地通过精细化乡村治理,聚人心增共识的一个生动缩影,让每一个村民切身感受到五和村善治、巧治带来的可喜变化。
“五和树”旁边,一面荣誉墙承载着这座小村乡风文明、生态发展、产业建设的各项成果——“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文明单位标兵”……一面面奖状、一本本证书前,封世利自豪地告诉记者:“婆媳关系难处、邻里因为鸡毛蒜皮闹矛盾、子女因为赡养老人翻脸……近些年来,这些事在村里几乎看不到了。”
近年来,五和村以文化振兴为引擎,围绕“和”字厚植文化内涵,先后创编五和赋、五和歌、五和民谣、五和村规民约等在梨花节和传统节日展演,大力扶持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建设农民文化家园、乡情陈列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梨香书屋,传承以“家庭和睦、邻里和乐、事业和顺、生态和美、乡村和谐”为特色的“五和”文化,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文旅融合“枝繁叶茂”,多元产业发展兴旺发达,文明乡风建设行之有效。乡村振兴战略正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正吹拂在五河村广袤的大地。
更多详情欢迎点击活动专题页面进行了解: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