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75年来重庆发展沧桑巨变 读懂《那年·那事·那人》里的重庆奋斗史

华龙网

2024-11-14 22:48
听新闻

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大江作证,岁月铭记。11月14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编撰、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献礼作品《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在渝中区解放碑重庆书城发布,正式与读者见面。

新书《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刘露 摄

《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全书以时间为序,该书采取每年选取一件事,以事找人,以人说事,通过一个个故事,反映重庆沧桑巨变、展现重庆人文精神,具有很强的史料性、可读性和珍藏价值。

追寻75年重庆奋斗史

75年来,巴渝大地日新月异,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拔地而起,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台阶,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该书选题数易其纲,历经专家研讨、编委会审定等多个环节,历时8个月,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图书以时间为线索,从1949年起,逐年讲述发生在巴渝大地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重庆解放,《“进军大西南!”》生动反映了3000名西南服务团成员到重庆接管地方、建立政权、参与发展的故事。

《“我参建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火力发电助力建设新重庆》《大田湾的“雄起”声时常在耳边回响》等文章再现了这一时期广大重庆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重庆经济社会快速恢复、向前发展的火热景象。

《最是直辖澎湃时》《为“8小时重庆”而战》《开创国内保税港区新模式》等文章展现了重庆直辖以来,如何在全新跑道上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2023年除夕夜,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优秀作品展在重庆市南岸区长嘉汇弹子石广场、江北区江北城街道聚贤岩广场举行,呈现了一场丰盛的视觉盛宴。《用灯光为重庆写诗》等文章体现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重庆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动人场景。

讲述75年重庆发展沧桑巨变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多姿多彩的山城地貌和厚重的历史底蕴,孕育了重庆人民爬坡上坎、坚韧勇敢、开放包容的独特性格。

1959年11月18日晚,家住四川省合川县(今重庆市合川区)的刘文学,为捍卫集体利益而被地主分子杀害,年仅14岁。刘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卫集体财产而牺牲的首位少年英雄,198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少年英雄感动中国》《“儿科拓荒者”的燃情岁月》《生生不息的红岩魂》等文章凸显了这一时期重庆人民翻身做主人、建设新生家园的凌云壮志、冲天豪情。

三峡工程建设期间,文物抢救保护一度被视为最难关。在文物保护规划实施阶段,王川平被任命为重庆市三峡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他与众多专家披星戴月、绘制图表,从淹没区抢救出大量文物,并为文物寻觅到保护、研究与利用的归宿。《让三峡文物“活”在当下》《让大足石刻走向世界》《为瞿塘峡壁题刻“搬家”》等文章描绘了这一时期重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的生动场景。

来自南岸区政协的读者代表在发布会现场合影留念。刘露 摄

伍成莉是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扎根社区已有13年。从刚从事社区工作起,她便给自己立下规矩——让居民进门见笑脸,出门展笑颜。这些年来,伍成莉热心为居民排忧解难,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小巷书记”的民生使命》等文章生动展现了重庆广大党员干部心系民生,实干争先的故事。

从第一篇《“进军大西南!”》讲述1949年西南服务团进驻重庆、扎根重庆建设,到最后一篇《“小巷书记”的大使命》反映2024年老旧社区改造、焕发新生,或由亲历者讲述,或由记者采访记录,文章以小见大,用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文字,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75年来重庆发展的沧桑巨变。

作为一部献礼作品,该书不仅是一部重庆75年发展史,更是一扇向世人展示新重庆建设风采的窗口,是对共同经历75年发展风雨历程的普通重庆人民集体记忆的摭拾。

责任编辑:陈发源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