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家】万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2024-11-13 11:47:30 听新闻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提升社会竞争力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举措。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有助于打破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过程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为社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通过不断深化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我们才能不断开拓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关键,只有各方深度参与,资源互补,才能构建全方位的创新生态。
一是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政府支持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推动原创性成果的产生和科技前沿的探索。同时政府可积极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包括税收优惠、专项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
二是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建立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平台,实现科研资源、产业资源、市场需求的共享和对接,从而提升科研效率。
三是构建信息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技术跨界应用和产业融合创新,通过创新资源平台化管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建立行业创新联盟,打破信息壁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推进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的成果是否能够产业化,关键在于市场导向。在科技与产业融合过程中,市场需求成为创新的第一驱动力,技术才能找到合适的落地场景和应用价值。
一是关注市场需求,提升创新的针对性。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应主动面向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反馈等手段找准突破口。在市场的牵引下,创新研发和技术成果能更高效地匹配用户需求,推动产业融合的深入。
二是灵活的创新应用模式。不同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各不相同,企业应针对各自产业的特殊性选择适合的创新模式。
三是支持新兴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支持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如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早期研发成果。通过设立应用试点、开放测试场景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探索新技术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潜力。
三、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
人才是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的核心驱动力。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时,需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一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技术密集领域,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为产业输送创新所需的人才。
二是提供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可以激励科研人员不断突破技术难题,推动创新成果落地。
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以及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创新生态系统,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何杜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