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博会看川渝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的绵阳实践

华龙网-重庆日报

2024-11-06 06:18
听新闻
5
6
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川渝同题共答,“双圈”同频共振。

2024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5年,川渝合作正进入聚力推进、深度融合的发展新阶段。

今年6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整合运用成渝地区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携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在成渝地区高效联动。其中,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是川渝两省市的重点任务之一。

作为成渝“第三城”,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正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成为川渝科技创新版图中一块重要拼图。已连续举办十一届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无疑成为透视绵阳硬核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川渝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一个重要窗口。

11月6日,第十二届科博会如约而至,正式进入“绵阳时间”。

科博会花落绵阳

什么是科博会?简单来说,它是在四川举办的最具科技含量的国际性展会。

“最具科技含量”这几个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证明:

比如,眼下裸眼3D技术风靡全球,而早在2013年的首届科博会上就曾展示过它的潜力。又如,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渐成主流之势,而第二届科博会专门设立了新能源汽车展区,当时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在电动车领域才露锋芒。

此外,全球第一台马蹄形盾构机、首款国产双频北斗芯片、国内首台大功率花瓣加速器等一众“国之重器”“高精尖”“黑科技”都曾在科博会集中亮相甚至完成首秀。

特别是,2023年科博会吸引了众多尖端展品参展,包括探月工程、麒麟芯片、车载式反无人机系统等“硬核”科技也集中展示。

那么,如此重量级的国际性展会,为何会“花落”绵阳?

正所谓,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从全国层面来看,南有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北有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东有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而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急切需要一个高质量、高标准、高规格的科创会展平台,释放科创资源“聚宝盆”的作用。

从历史脉络来看,绵阳是我国重要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邓稼先、于敏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在这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作为著名的“两弹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刻入骨髓的基因。

从硬核实力来看,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在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中两年提升24位,至第17位,获评全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

由此,自首届起,绵阳正式成为科博会的永久举办地,让科技之光加速照进西部、照进现实。

科博会加速释放“雪球效应”

事实证明,历经数十年的耕耘,科博会已成为全球汇聚产业动向、探索前沿技术、分享智慧成果的重要平台,加速释放“雪球效应”,推动绵阳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样品”走向“商品”,有力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科博会注重实战实效,搭建起“展商”和“采购商”之间对接商洽的交易服务平台,帮助科技“好品”对接大市场。

据统计,前十一届科博会累计吸引65个(非重复统计)国家和地区、800多家境外知名企业参展参会,集中签约产业项目3600余个、签约金额超万亿元,累计吸引观展群众超300万人次。

而本届科博会,不仅将举办战略科技、前沿科技、国际合作、中国(西部)科学城4个专题展和航空航天国防科技主题展,同期,还将召开四川省科技计划重大成果发布会暨中央在川大院大所成果转化对接会,与“1+6+N”系列产业合作活动,重磅产品发布、招商引资成效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科博会加速与产业双向奔赴,助力绵阳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比如,2015年科博会首次举办核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高端论坛,如今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在绵阳拔节生长,X-FLASH放疗技术等前沿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医用回旋加速器等“绵阳造”实现国产替代,预计到2025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又如,2022年科博会促成137个产业项目成功签约、金额超过1300亿元,其中绵阳新型电池产业园、信创终端产品智能制造产业园、驱动显示芯片研发中心生产基地3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拔地而起,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科博会的高位加持下,当前,绵阳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型显示、核医疗、机器人、无人机、激光、空天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培育千亿级企业长虹,百亿级企业九洲、京东方、惠科,超820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经济发展动能澎湃。

科博会持续推动“川渝同行”

科博会“溢出效应”的辐射范围远远不止绵阳甚至四川。

比如,第十一届科博会就吸引中国科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30余家科研院所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华为、百度、特斯拉、西门子等17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携3000余件尖端展品参展。

依托科博会的强大影响力,当前,绵阳正加快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已吸引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33所,引进海内外顶尖创新创业团队35个,打造沪深北交易所绵阳资本市场服务基地。

其中,浙江大学团队多物理EDA软件已解决高速互联仿真“卡脖子”问题,向国内领头通信企业供货,大功率压电陶瓷功放实现国产替代,电子科大团队研发的电磁涡流机器人国内首次在双金属复合管道内检测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科博会还成为川渝协同创新的高效“催化剂”,推动“绵渝”合作渐入佳境。比如,第十一届科博会不仅吸引西部(重庆)科学城参展,还以“颠覆性技术与未来产业”为主题举办川渝科技论坛,助力川渝在科技创新赛道携手向前。

从“会上同台”到“会下同行”,当前,“绵渝合作”正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比如,自2020年以来,绵阳与北碚率先开展合作,签署成渝非毗邻地区首个合作协议。4年多来,两地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能级,共同组建规模2亿元的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建设完成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上线运行绵碚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此外,“成渝绵”作为川渝“创新金三角”,绵阳常态化举办系列活动,发布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超过300项,促成供需对接超过100项,推动西南科技大学与北碚区政府、绵阳工研院与西南大学产研院等达成区域创新合作签约18项。

今年9月,“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成渝绵中试资源供需对接会在绵阳成功举办,重庆市半导体封装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等中试资源成功入驻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持续激发区域科技创新的活力。

办好一场会、彰显一座城、带动“经济圈”。可以预见,焕新出发的科博会正厚积薄发,在更大范围凝聚创新力量、汇聚创新资源、深化创新合作、推动创新转化,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唐琴

责任编辑:陈霞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第1眼TV-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