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重庆|一名农村妇女带出一个“劳模之乡”

2024-11-04 10:16:47 来源: 华龙网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她扎根农村经济发展一线,带领村民将昔日荒岛变成“瓜果山”;瓜果运输不便,她筹资建码头、修公路;瓜果销路受阻,她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900多户村民脱贫、走上致富路……

4e702367fc2f4b48b72ae20bab4aa134_wh1000x1777

她叫岳龙芳,重庆市垫江县白家镇湖滨社区居民,是垫江县第一个劳动模范、第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她凭借劳动人民特有的坚韧执着,靠拼靠干改造客观环境、变被动为主动,激励着白家镇群众,白家镇也先后涌现出2名“全国劳动模范”、3名“市级劳动模范”,农业大镇成了“劳模之乡”。

日前,2024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人选公布,岳龙芳入选。

穷则思变

昔日荒岛变“瓜果山”

由于地势偏远,信息闭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白家镇湖滨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100多元。俗话说,穷则思变,刚刚40出头的岳龙芳时任湖滨村2组社长,看着落后的小山村,她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岳龙芳(资料图)。垫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岳龙芳(资料图)。垫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1982年12月4日,岳龙芳终生难忘。那天,乡上召开了庭院经济扩大会,大家形成共识——联合起来开发河对面的桂花岛。

岳龙芳召集村里19户人家,用汽车轮胎绑着洗脚盆当船划到四面环水、乱石嶙峋的桂花岛。但开荒难度很大,一锄头下去,锄口卷曲。更揪心的是已经有人对石头里能不能长出果树产生了疑虑。

眼看开发桂花岛就要化为泡影,岳龙芳急得团团转。怀着试一试的心理,岳龙芳找到长寿湖渔场工程队的负责人,借来10多根钢钎和铁锤,她把上岛的40多人分成几个小组,并约定只准人歇气,不让工具歇气。他们每天只吃两顿饭,饿了就用自带的红苕等方便食品充饥。

终于,200多亩荒坡很快变成了可耕地,经过筛选和比较,岳龙芳和村民们一致决定选择种植夏橙。为减小资金压力,他们采取了“以短养长”的做法——在种果树苗的期间,引进西瓜和冬瓜,林间套种,在西瓜和冬瓜种植间隙,又复种上蜜本南瓜,“以短养长、一地多用”的模式见到了实效,荒岛终变成了“瓜果山”。

1989年,果园开始正式投产,尽管产量低,但让大伙看到了希望,更增添了岳龙芳的信心。当时,岳龙芳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垫江县第一个劳动模范。在随后的几年里,果园收益逐年翻番,终于扭亏为盈。

1998年,果园产量达到400吨,价值30余万元。桂花岛成了真正的“聚宝盆”,岳龙芳也成了当地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和勤劳致富的榜样。

“只要村民对我奋斗的这几十年认可,只要是党和政府对我认可,我就知足了!”岳龙芳说。

岳龙芳(资料图)。垫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岳龙芳(资料图)。垫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开拓创新

致富道路越拓越宽

大果园带小果园,小果园带散户果园。全村的果树面积迅速扩大,西瓜、冬瓜、蜜本南瓜种植规模也逐年增加。湖滨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周边村社纷纷效仿,白家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

但随着周边瓜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湖滨村的宁静再次被残酷的市场打破。2005年,乡亲们的夏橙最低卖到每斤0.26元,仅够种植成本。2006年,蜜本南瓜已经贱卖到每斤0.1元,成堆地烂在家门口。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岳龙芳心里明白,规模才能出效益,过硬品牌才能直面市场竞争。她作出了两个大胆的决定:投入70万元,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注册“岳大妈”牌商标。

2007年,岳龙芳按照“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超市”的模式,组建了农业发展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她将农户按照产业布局分别组建了果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市场疲软时通过专业合作社将村民们的瓜果全部收起来储存,再分批或反季向超市和农贸市场输送。岳龙芳的执着再次让村民看到了希望,让村民尝到了市场的甜头。

为了方便瓜果运输,她筹资30万元修建了码头,争取50万元资金修建了3.5公里村级水泥公路,并自掏腰包将公路维护承揽下来;为解决乡亲们饮水难,她筹资18万元,让全村200余人喝上了自来水;为解决村民们瓜果的储藏难题,她投资10多万元修建了冻库。

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对岳龙芳也是非常的尊敬和爱戴,年纪大的尊称她为“岳大姐”,年纪小的叫她“岳嬢嬢”。

如今,82岁的岳龙芳依旧爱“折腾”:她决定将原有的老果树全部进行改造,将承包的300亩桂花岛的果园全部宜机化改造,种上桂花树,同时尝试栽种晚熟血脐、沃柑、四季红等新品种,势必要将桂花岛重新打造,搞旅游开发。

“发展旅游需要长期坚持,没个几年是很难看到效益的。”岳龙芳深情地望着那一片繁华的桂花岛,“我就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把旅游开发的基础搞好,实在做不动了再交给下一代吧!”

岳龙芳。通讯员 魏瑞 摄
岳龙芳。通讯员 魏瑞 摄

劳模带动

农业大镇成为“劳模之乡”

在岳龙芳的影响下,白家镇大小产业全面开花,致富路越走越宽,也涌现出新一批的劳模。白礼西、汪江波2名“全国劳动模范”,黄正文、张洪兵和叶清源3名“市级劳动模范”,白家镇也从农业大镇走向“劳模之乡”。

在这些劳模和劳动者的带领下,白家镇产业发展成效非常明显:有晚熟柑橘2万亩,有血脐、血橙、爱媛、耙耙柑、金秋砂糖橘等10余个品种,年产量3.6万吨,产值达2亿元;蜜本南瓜2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达4亿元;榨菜2万亩,年产值2亿元;还种植有香樟林4000余亩。

另外,有21家专业合作社和28家家庭农场、蜜本南瓜和晚熟柑橘种植大户200余户;建成全县首个集柑橘选果、清洗、直播销售于一体的3000平方米智能化选果场,每天可选洗柑橘约20吨;正在投资300余万元建设榨菜集群加工基地,预计年加工榨菜2000吨,年产值达2000万元。

目前,白家镇依托“岳大姐”挖掘的特色产业优势,提量提质“一果一瓜一菜”产业,瓜果品牌形象设计包装、2000亩的高换改良和补植晚熟柑橘、“风脱水”榨菜种植加工、300亩的老果园改造等项目。

如今,随着白家镇新型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成了名副其实的“劳模之乡”。

年过耄耋之年的岳龙芳身子骨虽不再硬朗,腿脚也没以前利索,但就是这样一个老人仍然敢与时代共进步,内心仍然保有着年轻人般冲劲,敢闯敢拼,骨子里透着一股春天般的活力。

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文

点击图片看专题
点击图片看专题

责任编辑: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