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在渝成立 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共研共享共担当

华龙网

2024-11-03 19:40
听新闻

华龙网讯(通讯员 张雪) 11月2日至3日,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承办,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协办的第二届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小学教育巴蜀创新年会在渝召开,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20余个省市的众多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参加。

微信图片_20241103162802

围绕“人生·教育·责任——聚焦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主题,大会汇聚了教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40多位专家学者及30余所实践样本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 主k
大会现场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荣誉顾问、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张世平,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张辉武,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龙晓君,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兼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聂延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烽,教育部基础教育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主任 任学宝等领导专家,以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黄政,重庆市渝中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谢东,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重庆市渝中区委副书记邹晓宇,渝中区副区长陈平,渝北区副区长许彬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

大会由开幕式、主旨报告、两个平行论坛等几部分构成,以主题演讲、教育沙龙、专题报告、学术观察等方式,深度解读教育改革新理念,探讨创新落地新课程,并特别针对一线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设置了“新课堂教学工作坊”小学专场和中学专场,现场通过精品课例与专家点评,生动真实演绎新课堂,共同追寻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坐标,全面呈现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典型与发展经验。

专家学者汇聚 深度解读“新理念”

大会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叶东森主持。开幕式在巴蜀小学学生带来的一场生动原创情境音乐剧“‘创’享未来”中拉开序幕。重庆市渝中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谢东,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龙晓君,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兼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聂延军,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张辉武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谢东在致辞中指出,重庆市渝中区立足基础教育阶段,名校名园全覆盖优势,正以最大决心、最强力度、最好保障加快打造“十五年高品质教育在渝中”的金字招牌,建设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此次盛会召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他殷切期望巴蜀学校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动学校治理变革创新,打造更多具有渝中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办学成果;热忱欢迎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常来渝中指导交流,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龙晓君
龙晓君

龙晓君表示,本次大会紧扣聚焦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主题,立意深远、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此次盛会可以让老师们聆听到以巴蜀小学、巴蜀中学为突出代表的重庆基础教育界,围绕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积极有益的创新探索和行动的实践。她强调,只要教育人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民之关切,为建设教育强国自觉挺膺担当,必将在发展中小学高质量教育上昂扬向前、硕果累累。

聂延军
聂延军

聂延军指出,我们要建成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这“六力”为我们加快推进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的遵循。他认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初心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基础是课堂教学,动力是赋能转型,保障是学校治理体系变革。

顾明远
顾明远

顾明远提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就是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价值,使人能够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只有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教育进入新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

张辉武强调,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点”,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底座”。本次大会聚焦于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出实践路径,主题非常鲜明。围绕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一要把握育人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二要对标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三要突出实践路径,不断深化改革。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荣誉顾问、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张世平发表了讲话。张世平表示,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一要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二要准确的把握新时代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三要着力解决影响新时代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注意纠偏补缺、减压释负、根治霸凌等,并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及一线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多去研究,提出积极的建议。

开幕式上,“中小学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宣布成立,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川、天津、陕西、山东、河南、重庆等省市的中小学,与巴蜀小学、巴蜀中学共同组建发展共同体,并将以此为平台,在携手并进、共同发展中,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教育理想、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共识、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模式、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推动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创新,共同引领中小学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烽以“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学校”为主题作主旨报告。

王烽
王烽

王烽指出,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教育的政治性、战略性、人民性。教育的政治性,就是要强调我们培养的是接班人,是积极的参与者;教育的战略性,主要是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经济的创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主要是指的高等教育;教育的人民性,就是要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边界性;育人工作必须转变教育质量观、学习观、成长观,全面即底线,适合即质量,多样即均衡;高品质学校的三个特征:要有高品质的生活与公共生活,强调生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校作为孩子生活和社会化场所的角色;是个性的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是成长型的学校,强调学校的开放性、灵活性,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及通过教育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马宏、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校长李潇珂分别以“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的课改再深化行动”和“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的巴蜀实践”为题作实践报告。

马宏
马宏

马宏在报告中指出,在90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巴蜀小学始终把“创造”与“实验”作为学校教育实践的精神气质和主要路径,在课程改革再深化行动中,以此为方法论,坚持运用系统观念规划学校战略,坚定的在“创造”与“实验”的基因中选点突破,回应国家方向,育人导向。她强调,巴蜀小学将延续已被证明的逻辑,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因材施教征程中,始终“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让教育家精神真正落实在教师的日常中,成全每个人的不同,成就每个人的美好!

李潇珂
李潇珂

李潇珂表示,巴蜀中学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学生的幸福。学校希望通过“十五年一贯制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为每一个学生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巴蜀中学强调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坚持“挖掘潜能 张扬个性”的办学特色,依托思维矩阵促进学校治理提升,以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校的目标是成为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摇篮,让他们在巴蜀中学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样本荟萃 个性落地“新课程”

2日下午,聚焦中小学课程改革,大会设置了两个平行论坛,从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邀请多个先行先试的改革探索样本校,为与会人员提供可借鉴、可推广、可应用的教改实践方案。

平行论坛1 (2)
平行论坛一现场
平行论坛1(1)
平行论坛一现场

“平行论坛一”由重庆市教科院教研员张帝主持。论坛聚焦“跨学科实践创新与教研共同体建设”主题,上海市后“茶馆式”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燕,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副校长李永强,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周刘波,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李晓琦,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嘉莉先后围绕课程综合化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跨学科融合等方面作学校实践经验分享。

基础教育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主任任学宝,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书记、院长刘云生,陕西省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西安市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主任解慧明,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于伟利作为“学术观察专家”对本论坛进行了学术指导与引领。他们一致认为,跨学科实践创新与教研共同体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他们强调,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构建教研共同体,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补。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将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平行论坛2 (2)
平行论坛二现场
平行论坛2
平行论坛二现场

“平行论坛二”由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胡方主持。论坛聚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主题,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小学执行校长张红,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校长潘南,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校长助理唐虢,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松江实验小学原校长胡银弟、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校长苗利军,上海市闵行区浦汇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蕊,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先后分享了一致目标、个性路径下各美其美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一线学校实践路径。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李大圣,重庆市教科院书记、副院长范卿泽,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晶,北京市第五实验学校校长阮守华作为“学术观察专家”对本论坛进行了学术指导与引领。四位专家普遍认为,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需注重顶层设计与教学创新。他们强调,要构建连贯的课程体系,确保思政教育内容一以贯之,同时适应各阶段学生认知发展。此外,专家们表示,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通过优化机制、深挖红色资源等措施,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开课教学工作坊 生动践行“新课堂”

3日上午,大会开设了八大“新课堂教学工作坊”,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变革、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思维型课堂等方面,围绕中小学语文、数学、科学、思政、生物和跨学科学习等学科和主题生动呈现了24节精品课,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重庆、四川、陕西、河南、福建、浙江等地的10余所学校专家及名师,与参会老师们在生动的课堂现场中共生经验、集智共创,以助力教师学习借鉴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行动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语文2
小学工作坊
8117d2a764d5a52b570f47cead26e85
中学工作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华,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资深编辑包春莹,重庆市教科院初教所副所长张咏梅,重庆市教科院文科中心主任陈家尧,重庆市教科院中学政治教研员刘奕,北京市朝阳区教科院初中数学教研员曹自由,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王红梅,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科学教研员高翔等专家分别深入八个教学工作坊深度观察与指导交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本次大会聚焦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刻诠释了“人生·教育·责任”的内涵与价值,展现了中小学教育在立德树人、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案例,为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思考,必将推动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启新征程,再铸新辉煌。

责任编辑:徐力超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