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会客厅丨重医附二院董江川: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 焕发中医新活力

2024-11-01 16:53:51 来源: 华龙网

从夏季爆火的中药酸梅汤到预约火热的三伏贴,从患者爆满的推拿门诊到火爆出圈的中医夜市……近年来,中医“草药香”正以越来越接地气的形式,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也赢得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可和喜爱。

今年2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那新形势下我国的传统中医如何焕发新活力,迎来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董江川博士做客《华龙会客厅》,和我们一起聊聊接地气的中医药文化。

主持人:一直以来,提到中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医养生的神奇功效。中国医学认为秋冬季是养生的重要阶段,也有“秋冬养阴”的理论。那么董主任,在秋冬季节,中医有哪些独到的“治未病”秘笈,能让我们远离疾病的侵扰呢?

董主任:谈到养生,中医历来防重于治;没生病要养生防病,生病了更要养生尽快康复。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就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这就是治未病的理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贡献给人类的健康瑰宝。

刚刚主持人提到的“秋冬养阴”就是中医养生的理论。它出自著名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八个字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

那到底什么是补阴呢?中医学有阴阳学说, 比如我们人体内的“血”、“津液”和“精”等都属于中医的“阴”的范畴,所以称它们为阴血、阴液、阴津、阴精,补阴补的就是“阴血、阴液、阴津、阴精”,就好比给身体蓄能。

秋冬之际是人体进行食补的好季节,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在秋冬季病情容易反复和加重,更应进行滋补食疗、药疗。所以中医及民间都有“秋冬进补”的说法,就是通过补益类的药物来补气血、补阴精、补阴阳。其常用之品大多是膏滋补益之类,这也是中医的“封藏”之意。

其次,秋冬之时,万物敛藏、阳气沉降,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顺应阳气的沉降,顺应“阳气的潜藏”,固护阴精、阳气,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当然养生也要因人而异,如果患者非常怕冷、四肢冰涼、口淡乏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那就要同时用温性的药物,要补阳气。

又比如“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冬之时,万物敛藏、阳气沉降,我们也要顺时而养,秋天不要刚见冷就穿的太多,适当的冻一点,让皮肤腠理紧密,阳气才不易散失。通过适当的秋冻,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降的气温,锻炼耐寒的能力,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腊月做准备。我们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冻”的适度,一般情况下,气温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衣物。当真正接近秋末初冬时,就要及时添衣保暖。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阳气渐衰,或是慢性病患者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阳虚寒凉体质的人群就不宜受凉受“冻”。

无论“春捂”还是“秋冻”,主要是为了保护人体的阳气,固护体内阳气始终是养生之第一要务。

主持人:刚刚董主任深入浅出地把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给我们解释的很详细,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医养生的精髓。既然秋冬季是养生的重要阶段,那么,董主任,在秋冬季节我们如何做好饮食规划,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呢?

董主任:秋冬之季,我们在家里可以吃些什么,来更好地养生,这确实是有一些讲究在里面的。

秋冬进补,在饮食养生方面,有滋阴润肺、补中益气、养胃生津、甘润温养、固护阳气等的这些原则。

秋天的主气是燥,秋燥之气使人们常会出现咽干、口燥、眼睛干涩、皮肤干燥、干痒等症状。秋季养生饮食上应该以滋阴润燥、润肺之品为宜。可吃些梨、甘蔗、荸荠(马蹄)、南瓜、萝卜、核桃等等,也可以适当喝一些蜂蜜水、百合枸杞银耳汤、山药粥等等。

对于经常容易受凉感冒的人,可以用点补气益卫固表的黄芪,加上健脾除湿的苡仁、莲子、芡实、山楂、大枣熬粥或煮水饮用;这些药食同源的药物对于脾胃不好,饮食差的人也可以适用,如果平时经常肚子胀或饭后胀,或者有慢阻肺的人、平时有点痰,动一下就气虚出汗的这些人群可以在刚才的药物基础上加一点莱菔子(就是萝卜子)、陈皮、浮小麦。

又比如阳虚体质,经常冬季四肢冰凉,痛经的女性人群,可以服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温性的当归补血活血,配以生姜、羊肉可以达到补益之中祛虚寒的作用。

同时我也要科普一下人参、西洋参如何服用。人参常见品类主要有生晒参及红参。人参拨出来后洗干净晾晒干就是生晒参,是浅黄色或者白色;红参是人参经过蒸制和烘干,是红褐色。虽然都是人参,二者药效并不完全相同,生晒参微温,药性平和,可以补气生津,一般情况下无论阴虚或阳虚体质都可服用;而红参比生晒参药性更偏温,不适合阴虚火旺之人(就是那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容易上火的人)。西洋参药性偏凉,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阳虚体寒的人明显不宜服用。另外,除了要区分本身的体质寒热,也要注意服用季节,冬令时节以进补人参、红参为佳,炎炎夏日,暑热伤阴、暑热耗气伤津,更适合服用西洋参。

主持人:谢谢董主任,刚刚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实用的中医养生秘籍。的确,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信任中医,不过其实针对中西医的认知,很多人也没那么明确。那么董主任,在您看来,如何可持续地发展好中西医,它们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董主任:确实在社会上对于如何看待中医与西医、正确认识中医与西医的各自优势与劣势,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作为一名医生,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凡是能缓解病人病痛,对病人有利、有益的医学都是应该被肯定的,都是应该大力发展的”。由于家学缘故,我从小学习中医,又经过了系统规范化的中医、西医知识的学习,有中医及西医双执照。在临床生涯中,我在重医附二院急诊科工作过,在抢救室在急诊EICU,在全科、在老年科也工作过,现在中西医结合科工作,可以自信地说:对于中西医二种医学是有较为客观的认识的。

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而是患有疾病的鲜活的人,我们不能像修机器一样的,只是考虑怎么把不好的零件换掉,或者把功能调试好,还要考虑这个复杂系统是否能够继续和谐健全的运转下去。而中、西医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疾病,认识人体,认识生命,给了我们更高的认识维度。

首先,今天我想从中、西医的发展史这个角度来聊一聊。

中、西医的发展史反映了各自文化、哲学和社会背景对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的影响。

西医学,从以希波克拉底为代表的古希腊医学,到以解剖学著称的盖伦为代表的古罗马医学,再到近现代的欧洲医学。从解剖学的建立与发展、生理学的进步(比如发现血液循环)及显微镜的应用,到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进步(比如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医学、麻醉方法、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更紧密结合,逐渐发展成现代医学。

西医学在向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微观发展同时,也在向宏观发展,认识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上升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系统医学的概念。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是一致的,比如在中医理论当中阐述人是一个整体,有这样一句话:“有诸内者必形与诸外”,意思即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症状,如皮肤、面色、舌象、脉象等,来推测和判断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中医,始于神农尝百草,经过几千年临床医疗实践证实其作用,由医学经验上升到医学知识理论体系,中医学体系中有阴阳、五行、元气等概念,这个医疗体系发源于中国,具有朴素的中国哲学观,如中医学阴阳学说就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为用、阴阳的互相消长、及相互转化。这与哲学中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及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一致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哲学原理生晦难懂,不好学;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有点绕,也不好学。

同时,中医发展数千年,很早之前就有手术及麻醉的记载(如华佗麻沸散);现代也有从中医以毒攻毒的思想中,从同为砷剂的砒霜治病的文献中得到砷剂治疗白血病的启发;也有屠呦呦从中医古籍中得到青蒿治疗疟疾的启发。

但中医确实也有不足之处,传统中医讲究传承,发展到近代,整体而言,中医知识体系相对固定,开放、兼容并蓄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升级、迭代,知识体系更新不足。比如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治疗疟疾的原文记载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浸泡),绞取汁,尽服之”,是绞汁,并不是如其他普通汤药的高温煎煮,因为高温会破坏治疗药物的功效。屠呦呦采用现代技术低温萃取青蒿素,这正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再现中医药的疗效,这仍然是中医的中药的。

对于中西医不同之处,我再谈两个方面。

首先,中医学认识人体的方式与西医是不同的,比如涉及到具体器官-心脏,西医认为其主要功能是“泵血”功能,像一个发动机,保证全身血液循环。中医学则认为心主血脉,除了“泵血”功能;心还主神志,与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相关。关于心脏与人体脑部活动、与思维是否有关联,西方已经有学者在开展相关研究。

其次,中医与西医对疾病和健康的界定也不相同,二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依据也各不相同,治疗方法或目的也不同。比如患者就诊时诉说自己很怕冷,容易反复感冒,平时口淡,乏味,吃东西不多,精神差,头发掉的多,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稀软等情况,但患者体检时血常规、血脂、血糖、甲功、胃肠镜等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从西医角度可以认为没有“病”,但从中医角度而言,患者就属于阳气不足,脾肾两虚,这种状态是“病”是需要治疗的。

又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但仍有头部昏胀感,包括心电图、脑CT、脑血管检查、心脏彩超、心脏声学造影、颈椎等等所有西医相关检查结果均正常,用了各种药物,患者头晕症状仍不缓解。这时候中医根据患者头晕、头胀感,面红目赤、两目干涩、口咽干燥、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脉弦这些症状、体征,诊断为肝阴不足、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不调整西医用药的基础上,用些滋肝阴、养肝血、清肝火、平肝阳的药物后头晕症状消除。

又比如患者心律失常,有心慌心悸的症状,心电图提示频发的房性早搏,但他的基础心率每分钟只有50多次。西医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大多会导致心率变慢,像倍他乐克、比索洛尔这些药物不能用,因为心率太慢是禁用的,或即便患者使用了非常小剂量的这些药后,仍有明显的心慌心悸,这就是西医治疗有困难的地方,这种病人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使用中医药的干预与治疗就非常有必要。

所以说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协同诊治患者是有现实需求的,是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谢谢董主任的分享,那在我们临床实践中,有哪些振奋人心的中西医协同治疗案例,我们医院又有哪些新突破和创新呢?

董主任:在我们现在的具体临床实践中,中西医协同治疗案例非常多。比如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在禁食禁饮的情况下,口服中药大黄水、中药灌肠、中药外敷腹部,可明显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肿瘤患者服用中药,能明显增强其放、化疗的耐受性,减少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能促进肿瘤术后康复。重症感染、脓毒性休克的病人在高热,炎症反应剧烈时辨证服用中药可明显改善病情。

之前我在急诊科治疗急性胰腺炎;在老年科遇到棘手的重症感染患者,外院转院过来的剥脱性皮炎高热患者;艰难梭菌感染反复长期严重腹泻的老年患者加入中医治疗,中西医协同均取得良好疗效。

比如那位老年艰难梭菌感染患者,反复长期严重腹泻,因腹泻住院半月出院第三天又住院我院老年科,二次住院都是严重腹泻,每小时上洗手间好几次甚至10次之多,每次就是一点点稀水便,查房时不是在上洗手间就是在洗手间的路上。我们把西药蒙脱石散、中枢止泻药(易蒙停)、吸收剂碳片,敏感抗生素甲硝唑、万古霉素均用了,会诊也请了,快10天过去了,症状没有一点点的改善,真的是束手无策了,急呀,老年人一个小时都拉肚子好几次呀,我们医生比病人还急,头都大了。最后与家属沟通加用中药乌梅100克,开水冲泡服用,下午服下,当天下午及晚上腹泻只有4-5次,第二天全天就只有3-5次,第三天出院。因为这个案例,我查阅了文献,发现并没有乌梅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报道,于是我们和医院检验科合作开展了乌梅对艰难梭菌感染的研究,实验数据也证实了乌梅的临床作用。在中医古籍中乌梅丸就是治疗腹泻的名方,乌梅是这个方剂的核心药物,而今天我们用现代技术证实了这一点。

主持人:董主任,新时代赋予中医新的使命和机遇,您认为中医应该如何自我革新,才能在世界医疗舞台上更加闪光,实现高质量发展呢?

董主任:我们国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在这个新时代,又赋予了中医新的使命和机遇。

中医药的发展,我们既要“守正”也要“创新”,要讲“传承”也要“兼容并蓄”,更要“推陈出新”,西医可以用现代技术,中医也可以用,任何的医学体系都不能因循守旧,都应当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共同进步。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们中医中药工作:

1.中药种植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制定国际生产、流通、贸易准入标准。AI辅助下的中药溯源及生产加工。

2.建立中药大模型,开发中医药芯片,完善中药指纹图谱库。

3.建立中医临床症状数据大模型,建立治疗方案数据大模型,中医处方大数据建模,建立世界级、权威的中医药知识图谱数据库,建立智能中医现代化诊疗体系。

4.开展更多随机双盲,多中心、大样本,全球临床试验。

5.加强人才培养,培养西学中,中学西人才;推进中医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6.中医要走出国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科普、中医药文化宣传,促进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使用中医。

真理是绝对的,更是相对的,放在时间的长河里,中医、西医的各自发展都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类的进步,医学的进步必然产生新医学,这个新医学体系必然更加开放,更加兼容。其中有西医学知识也有中医学知识,它们相互融合、相互协同、相互促进。我们应该采取前瞻的眼光和措施来助推更优更好的新医学的产生,不再落后于西方,牢牢掌握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健康总方向盘,引领世界卫生医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文/马甜 编导/谢鹏飞)

责任编辑: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