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华龙网讯 他是大众眼里的好编剧,电影《双旗镇刀客》《杂嘴子》《五魁》,电视剧《水浒传》《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连串的名字背后,是荣誉、口碑、票房和收视率;对写作者来说,他是作家中的作家,这一点,无需奖项和销量证明,作家们数十年间的口耳相传,会把这个事实写进中国文学史。尽管,他也从不缺少奖项和销量。
在老同学的回忆里,他又成了光芒耀眼的青年诗人。李震教授说,他的经历让人想起那首《游击队之歌》,空间上,他出生陕西乾县,毕业于山东,回到西安工作后辗转深圳,一不留神又出现在了黄山;文字世界里,他先写现代诗,后攻小说,在人们认为小说界的一颗巨星正冉冉升起时,他转身,和影视剧打起交道。他是杨争光,是诗人、编剧,更是小说家、策划人。或许他并不介意被某种身份定义,但显然,任何一种身份都无法为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10月30,这位以笔行天下的文化大师来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名为“文学·影视·编剧·作家 ——从《双旗镇刀客》到《水浒传》”的专题讲座。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川平、著名诗人李海洲、吴向阳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据了解,此次讲座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系列活动《名家进校园——大师写作课》的第三场。
与金庸“华山论剑”
作家中的作家写出真正的中国西部电影
“我是杨争光的超级粉丝。”30日上午10:00,沙龙主持人李海洲开场便表达了对杨争光的敬仰。“以前写小说,到结尾处会停下,发给朋友猜,这是我对结尾的重视,也是我写小说的乐趣。但杨争光的小说几乎篇篇都有豹尾,不仅意想不到,表现力也非常强,他绝对是一位结构主义大师、作家中的作家。所以也只有他这样‘阴险’的小说家,才能把宋江写得全网憋闷。网上根据98版《水浒传》,分析出梁山多股势力的政治斗争,结论都是宋江最坏,要我说,杨争光才是最坏的。”李海洲的话引来全场爆笑。
杨争光回应:“《水浒传》又叫《忠义水浒传》,从书名可以看出,忠和义是这部小说的思想体现。事实上,忠和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主题,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主题。在古代,入朝为官是所有中国传统文人的志向,忠君爱国的思想深刻入骨,宋江当然也不例外。对他来说,落草为寇是无奈之举,接受招安、博取功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确选择。在我看来,宋江或许有小人的一面,但决算不上坏人,甚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可能他的思想才是主流。”
吴向阳对杨争光的另一部作品印象更深:“我认识杨老师的时间很短,但认识他作品的时间很长。91年看《双旗镇刀客》,大受震撼。以前对武侠片的印象来自中国香港,你来我往要打半天,但这部电影会让我想起古龙的武侠小说,里面的人出手顺发而至,一招毙命。”
李震同样肯定了《双旗镇刀客》:“我们以前常开玩笑,说杨争光太‘花’。刚认识的时候他写诗,后来写小说,和余华、苏童、叶兆言差不多同时期,势头从不比他们弱,正当大家看见一颗小说巨星升起之时,他突然开始去搞影视创作。当时大家把《老井》《人生》《黄土地》这些作品命名成‘西部电影’,但这些电影其实更接近黄河文明。西部是边地文化,黄河文明是中国文明的主要脉络,显然不合适。《双旗镇刀客》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开始审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西部电影。”
杨争光编剧的《水浒传》热映后的2003年,武侠宗师金庸终于了却心愿,登顶北峰,华山论剑。活动安排包括他在内的五位“高手”,坐而论道。而金庸先生唯一点名要见的,正是杨争光。当时,杨争光的确是带着“论剑”之心上的山,但后来面对金庸的儒雅和谦谦君子之风,也就不便“论剑”。但最终他没有同意参与《射雕英雄传》的改编,因为尽管佩服于金庸先生的风度,但对他的作品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相较于影视编剧,杨争光的诗人身份并不为人熟知。老同学王川平回忆他们的学生时代:“78年入学,我们从中文系77级的手中接下一笔‘遗产’,云帆诗社,争光任社长,我、韩东和吴滨是核心成员。有一年,争光策划了一个活动,每位诗社成员选一首当时最知名的诗歌作品朗诵,没想到,最后整个阶梯教室都被同学占满。”
文艺多面手
为《水浒传》被“软禁”一年
下午14:30,杨争光影视与文学专题讲座正式开始,讲座主持人李震为重庆人文科技大学师生介绍:“杨争光的小说非常精彩,长篇如《从两个蛋开始》《少年张冲六章》,短篇如《赌徒》《公羊串门》《棺材铺》,都体现出了恰到好处的幽默和快意恩仇,或许是影视界在这些小说中发现适合跨媒介叙事与跨媒介传播的元素,他有不少小说被改编。同时,作为编剧,他的《双旗镇刀客》改变了我们对中国西部片的认识,在被香港武侠片冲击的背景下,也改变了我们对武侠片的认识,这是非常大的贡献。影视是人文与科技的结合,今天杨争光来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讲座,再适合不过。”
从《双旗镇刀客》到《水浒传》,杨争光将创作背景、影像形态、结构意识、人物形象,一一讲解,活动现场掌声不断。
他回忆,当年古装剧的的制作费用普遍是30万一集,但《水浒传》的单集制作费高达100万。剧组表示,无论要书籍资料,还是远赴异地考察采风,“要求可以随便提”。在九十年代末,这样的条件几乎难以想象。但与之而来的是更加难以想象的困难。《水浒传》版本众多、回目众多、人物众多,且故事线索繁杂,剧组计划只拍摄40集,如何在浩瀚原著里做取舍,成了千难万险的第一关。
编剧组成立之初有5个人,那时的杨争光三十出头,却被选为编剧组组长。剧组从全国各地找来众多专家,个个都对《水浒传》的细节如数家珍,也因此频繁向剧本提出质疑。初稿写完,一位编剧离开,到第二稿完成,就只剩下孤独的组长杨争光。最后,他与好友冉平被‘软禁’秦皇岛一年,完成改编。整个创作过程压力空前,杨争光掉了不少头发,甚至需要“安定片”入眠,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安定片”。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文学与影视创作有何异同。杨争光回答:“首先文学是个人的,付出自己的时间就可以,但影视是集体的,每一部影视剧的拍摄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编剧应该有非常强的责任意识。其次,文学相对自由,但文学中能体现丰富性的心理、环境、容貌描写,在影视中多余,这些部分要么无法视觉化,要么会限制其他岗位的创作。比如《水浒传》中的林冲之死,只有一句话,但我们从诏安、谈判、隐瞒到郁郁而终,给了他人生末尾非常完整的故事线。一方面是考虑到林冲这个角色应该会受人喜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剧本必须有画面、必须具体,否则拍摄没有依据。”
在鲜花与掌声中,杨争光现场签名赠书,讲座圆满结束。
登上钓鱼城
降将的故事值得被书写
据了解,杨争光专题讲座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主办,为该校系列活动《名家进校园——大师写作课》第三场。此前,著名诗人臧棣、吉狄马加专题讲座已圆满结束。未来,阿来、邱华栋等国内顶级文学大咖,将先后赴渝开展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文学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提升文学作品阅读感悟、解析评价、鉴赏审美和文学创作等专业核心能力。
31日,杨争光来到合川城区,登上了有“上帝折鞭处”之称的钓鱼城。古军营遗址、护国门、钓鱼台、悬空卧佛都为他留下深刻印象。
“1985年的时候来过一次重庆,当时是为看朋友,觉得山城高低不平,有层次感,然后就是这次。来到合川,看到风景人文都很好,尤其是今天看的钓鱼城,有很厚重的历史。但作为我个人来说,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最好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城墙。刚才看到有一位叫王立的将领的塑像,严格来说他应该是南宋的最后一位将军。他打开钓鱼城城门后,基本宣告了南宋的灭亡,但换来的是城内百姓的平安。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的评价普遍不高,但我认为他的决定非常了不起。”杨争光表示,如果以钓鱼城为主题创作一部影视剧,他更希望书写王立将军最后把城门打开的故事。
>>>关于杨争光:
杨争光,当代著名作家,中国金牌编剧。著有《杨争光文集》(十卷)《我的岁月静好》《少年张冲六章》《从两个蛋开始》《棺材铺》等作品多部。编剧有电影《双旗镇刀客》《征服者》,电视剧《水浒传》(央视 98 版),《激情燃烧的岁月》(总策划)等多部。 先后获得人民文学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奖,第 50 届威尼斯电影节国会议员奖,第1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连续剧、第18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等多项荣誉。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