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医” 学科典例】111岁老人骨折,术后2小时竟站起来了!快速康复的“秘籍”是……-华龙网

【知行合“医” 学科典例】111岁老人骨折,术后2小时竟站起来了!快速康复的“秘籍”是……

2024-11-19 18:30:09 来源: 华龙网

微信图片_20240904153829

医学,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应用。在保障健康的这条路上,重医附一院一直用行动诠释着医术的精髓。即日起,华龙网联合重医附一院推出“知行合‘医’,学科典例”专栏。在这里,您将读到触动人心的医疗故事,感受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的智慧与汗水,同时也能获取到最新的健康知识,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111岁的超高龄老人唐婆婆意外摔倒致骨折,家人将其紧急送往重医附一院骨科。面对超高龄老人骨折,这一让医学界胆战心惊的“手术难题”,重医附一院骨科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团队协作和精心治疗,唐婆婆成功接受了微创髋关节置换术,不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更是迅速——2小时即下床站立,创下了医学界的又一“奇迹”。

 

意外骨折
生命挑战悄然而至

 

家住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的唐婆婆,生于1907年,是一位跨世纪的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唐婆婆平时身体还算硬朗,精神状态良好,家人们也都悉心照料。然而,命运似乎在不经意间给这位慈祥的老人开了一个玩笑。一日,唐婆婆在家中不慎坐滑了板凳跌倒在地上,随即感到右侧髋部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法站立。家人们迅速将老人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唐婆婆被确诊为“右侧股骨颈骨折”

骨折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并不算什么大病,但对于一位111岁的老人来说,却无异于一场生命的考验。据了解,唐婆婆不仅高龄,心肺功能也不佳,肺部甚至存在感染,这使得手术风险和难度直线上升。面对如此严峻的状况,是否进行手术成为了医生们面临的艰难抉择。不做手术,老人长期卧床容易引发系列并发症,生命堪忧;做手术,则可能面临手术台上的各种未知风险。

 

医者仁心
迎难而上创造奇迹

 

以骨科主任黄伟教授为首的医疗团队立即组织了专家会诊。经综合评估,黄伟教授团队决定迎难而上,为唐婆婆实施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

术前,骨科团队进行了周密的准备,为唐婆婆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同时,麻醉科、营养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也紧密配合,共同为唐婆婆的手术保驾护航。

手术由黄伟教授主刀,利用微创技术,在唐婆婆的右侧髋关节处开出了一个仅有8厘米的通道,成功置换了髋关节。整个手术过程紧张而有序,只用了短短30分钟就顺利完成。唐婆婆在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创伤小,流血少。

手术结束后,唐婆婆被送入了手术恢复室。仅仅5分钟后,她就开始恢复意识;10分钟后,唐婆婆睁开了眼睛,虽然有些虚弱,但神志已经清醒。当麻醉科医生问她叫什么名字、记得自己多大年龄时,唐婆婆清晰地回答:“我111了!”让在场的医护人员既欣慰又敬佩。

术后2小时,经过骨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医生的多次评估,唐婆婆的各项指标恢复良好。在医生们的鼓励下,唐婆婆勇敢地尝试站立,她先是有些颤抖地慢慢站起,在医生的指导下,最终扶着支架稳稳站住。这一刻,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唐婆婆自己也不敢相信,经历了“换骨头”这么大的手术,竟然还能当天就重新站起来。

经过后续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唐婆婆的恢复情况良好。术后一周,唐婆婆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出院。这一奇迹般的恢复速度,让唐婆婆的家人感激不已。

 

微创技术+快速康复
助力患者更早站立

 

此次为唐婆婆实施的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是重医附一院骨科团队的一项“拿手绝技”。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相较于传统手术,切口更小,一般仅为6cm-8cm,大大减小了对患者身体的创伤。术中出血少,通常只有50ml-100ml,降低了手术风险。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它利用微创技术,在患者的髋关节处开出一个微小的通道,通过精确的操作将人工髋关节植入体内,从而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除了微创技术的精准高效,快速康复也是唐婆婆能够迅速站立的关键所在。据了解,重医附一院从 2015年开始,就由麻醉科牵头,联合多个科室组建了加速康复外科多学科协作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支持。在这种模式下,骨科手术病人的康复周期比传统手术缩短了一倍。就拿唐婆婆来说,术后1小时清醒,2小时站立,6小时几乎无痛感,这样的恢复速度令人惊叹。

(文/吴瑞雪)

责任编辑: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