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国美奖获得者|胡永攀:为人民而设计

新重庆-重庆日报

2024-10-31 07:05
听新闻

厚眼镜、格子衬衫、休闲裤……走在川美校园,胡永攀一身典型“理工男”着装,在这个艺术勃发的校园,显得颇为醒目。

然而,正是这个“理工男”及其团队,凭借《“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一举夺得我国美术界最高奖——“中国美术奖”金奖,此前我市获此殊荣的仅三件作品。

全国美奖获得者胡永攀与获奖作品《“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受访者供图

10月29日,刚从北京领奖回渝的他,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的专访,揭秘了全国美奖获奖作品的创作故事。

“理工男”跨界做设计,草图画了上百张

言及本次获奖,胡永攀直呼:“太过梦幻了!”

因为,他此前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一生会跟艺术挂上钩,且仅用3年时间,就夺下中国美术最高奖。

1985年,胡永攀出生于山东济宁,从小就成绩优异,是不少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硕士、博士均就读于国防科技大学,是典型的“理工男”。博士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军事单位,从事应急装备设计与技术研究。

2021年,胡永攀入职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担任一名老师。

10月29日,在四川美术学院,全国美奖获得者胡永攀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记者 梅耀 摄

“心有翼,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谈到自己职业生涯的大转向,胡永攀直言与他“筑梦航天”有关。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载人航天装备领域有着深厚底蕴——先后参与了神舟十五号、十六号宇航服饰设计;2016年,与重庆大学合作设计了世界上首台融入“中国风”的月球车;去年,设计作品被选定为神舟十七号载人航天任务标识(该标识设计者谭昊瑜是胡永攀的学生)。

“入职后,学校给了我极其优厚的研究条件,组建了涵盖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等跨学科团队,重点攻克登月服设计。”胡永攀说。

模型制作现场。受访者供图

三年来,他们以“防护、协同、增强”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美为媒、融合创新”的设计理念,对登月服展开了设计。

“以人为本”,是指以航天员为设计中心,围绕航天员的形象展示、场景使用以及生命安全,开展系统化设计,将外观造型、人机工效、安全防护三方面的设计全面融合,让登月服更好看、更好用,更安全。

“以美为媒”,是指以全球瞩目的载人登月伟大壮举为契机,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法展示国家和民族形象,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智慧巧妙融入系统设计中,传播航天精神,展现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风采。

“融合创新”,是指坚持科技、艺术、文化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艺术追求促进科技突破,以科技进步推动艺术创新,以三者融合实现跨越领先。

“我们草图画了上百张,孙悟空、大熊猫的形象元素,都曾入图,不过最终通过比选,我们还是选择了古代传统的甲胄(盔甲)元素。”他称。

“甲胄”登月服,问鼎中国美术最高奖

“登月是一场人类的伟大出征。中国的登月服,必须要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气’、人定胜天的‘胆气’、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豪气’。中国传统的甲胄(盔甲)形象,无疑是最好的集中展现。”胡永攀说。

确立了作品的设计指向,他与团队就重点围绕“饰”“色”“形”“质”“构”“工”六个方面,开展系统化设计,致力把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取转化的“饰”“色”“形”与凝聚未来科技创新的“质”“构”“工”有机结合,构建“创新成体、意蕴为魂”的作品形象,并兼具传统意蕴和未来美感。

为此,他们对甲胄的凤翅兜鍪、双层披膊、胸甲、腹甲、膝裙等,进行提取转化,再结合登月服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求,开展创意设计,使整体表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庄重和威严。

《“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作品渲染图。

同时,他们还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飘带,提取转化出“凌风带”,融入到登月服躯干的装饰带中,让登月服在庄重中带有一抹灵动;将中国传统纹样“玉璧纹”,用于部分细节造型和装饰中,使登月服成为传播中华悠久文化的承载。

此前,“天穹意”象征着对于浩瀚太空的向往和求索,他们还在手臂、靴子及背包等线条设计中,参考天穹意向,融入“天人合一”的思哲浪漫。

通过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最终使作品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完美展现了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航天新形象。

外观设计确定后,胡永攀与团队还针对月面场景特点和登月服的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了可拆卸式负重增强外骨骼、集成下翻式PLSS背包、智能人机交互界面等系列概念创意设计,以增强作品的适用性和创新性。

其中,外骨骼采用模块化可拆装设计,航天员可根据具体任务需求快速调整,提高了装备适用性和灵活性;集成下翻式PLSS背包,解决了航天员在有重力条件下进入登月服的难题;智能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了胸前集成式控制台、手臂嵌入式显示与控制器等多种交互方式,增强了人机工效,提高了使用效能等。

“细节处理上,我们也是力求完美,直到交稿前的最后一刻,都还在修改调整。如,有一个摄像头,我们想过放在头盔顶部、两侧等多个方案,最终却将其设计在头盔的两侧,就像一个‘小翅膀’。这是从古代头盔上护耳获取的灵感,正好也与飞天、巡天的主题巧妙呼应。”他说。

不能太天马行空,要为人民而设计

“设计绝不是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中国设计既要有国际可比性,也要有中国特色、文化特点和价值特性。”胡永攀说。

三年来,他与团队虽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但作品最终得到了认可,获得“中国美术奖”金奖,得感谢新时代为设计带来的宝贵机遇,“没有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登月需求,就没有这件作品。”

“同时,更要感谢四川美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让我一个年轻设计师也有崭露头角的机会。”胡永攀称,川美注重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熔铸到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强调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突出“专业技能型向社会主题型”设计教育嬗变,致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文化自觉意识、主动创新精神、交叉知识结构、实践应用技能,且德才兼备、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实践型设计人才,从而产生一大批具有“人民情”“中国心”的人民设计师。

胡永攀在艺术设计展区开展科普文化教育。受访者供图

“这件作品实现科技、艺术、文化的珠联璧合,绝非我一人之功,而是集合了团队中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等多学科成员的集体智慧,展现了川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致力‘出人才、出作品’的价值追求。”胡永攀说。

他同时表示,这件获奖作品,既是一次突破尝试,也是一次全面预演。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努力设计出更多优秀作品、培养出更多“人民设计师”,进一步彰显重庆“全球设计之都”的澎湃“智”动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梅耀

责任编辑:徐云卿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