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武陵风 非遗渝东南 | 在保护中传承 在传承中发展——石柱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综述

2024-10-30 12:48:05 来源: 华龙网

核心提示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涵盖黔江区、武隆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熠熠生辉。

即日起,华龙网推出“最炫武陵风 非遗渝东南——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巡礼”系列主题宣传,以此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期重点展示石柱县在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上取得的成果。

华龙网讯(蔡文沛 王景行)在武陵山的怀抱中,石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山势挺拔云雾缭绕;黄水森林公园绿装覆盖魅力非凡;万寿山秦良玉的传奇故事在山间回荡;西沱古镇享有“千年古镇西界沱,万里长江第一街”的美誉;金铃“广寒宫”与土家吊脚楼,将远古神话与土家人的智慧勤劳完美展现。

石柱县西沱古镇盐运民俗表演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石柱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集楚、汉、巴、蜀及土司文化融合而成的文化体系,为石柱在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奠定了重要基础。

近年来,石柱县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以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结合文旅发展大力挖掘非遗,传承文明精髓,致力“点石成金”,让众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从幕后走向台前。

保护:政策配套完善 创建工作规范

石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完善法规制度,编制完成并由县人民政府印发《武陵山区(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实施规划》(石柱府办发〔2022〕34号),规划内容纳入《石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石柱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石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实施。

自2018年起,石柱县新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项。目前,石柱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2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7项。

传承:教育基地全覆盖 非遗保护深入人心

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主要建什么?建立县、乡、村全覆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这是石柱县提供的“石柱方案”。

土家文化旅游季非遗市集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黄水旅游度假区竹铃球表演

近年来,石柱县积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先后建成了西沱古镇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石柱)示范点1个,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综合性场馆1个,黄连生产技艺展览馆、石柱土司展览馆等专题性场馆6个,县城区石柱土家啰儿调传承所剧场、黄水旅游度假区天上黄水大剧院等非遗展演剧场5个,万寿古寨、偏岩坝非遗传承研学基地2个,中益夏布、大歇金音石砚等非遗工坊车间3个,玩牛、盐运民俗、老鹰茶制作技艺等一般传承所点24个,年均开展各类传承活动约800场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在石柱县遍地生花,非遗传承人传习活动实现常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深入人心。

融合: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宣传展示有声有色

西沱镇水龙表演

石柱县冷水镇研学活动

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石柱县踊跃开展非遗“六进”,让非遗真正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近年来,石柱县承办中国原生民歌节、重庆市村晚大联欢看非遗过大年等大型文化活动;举办首届全国千人玩牛暨“啰儿调”民歌万人广场舞大赛、石柱县摆手舞大赛、石柱县民族体育运动会和黄水旅游度假区万人摆手舞、月亮湖对歌等民俗文化活动;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广西南宁“踏歌起舞三月三”非遗展演、“百年工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中国非遗美食大集以及国际、国内文化博览会、非遗展销会等大型展示推介活动100余场次。

非遗传承人余森兵展示棕编作品

2024年,土家啰儿调代表性曲目《太阳出来喜洋洋》亮相央视春晚;非遗传承人的“木兵棕编——爷爷的那些手艺”抖音号收获粉丝46.4万人;“土家文化旅游季”活动品牌,年均吸引游客参与300万人次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石柱县多年坚持“建设有利于文化遗产遗存、生产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最好映射。

发展:非遗保护合理利用 激发文化传承生命力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才能从被动保护变为主动传承,让其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夏布织造技艺”非遗工坊内,村民学习非遗技艺

石柱县为中益乡引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夏布织造技艺”打造非遗工坊,通过研发销售非遗文创产品,以产教融合方式培养新农村手艺人,推动非遗技艺经济转化,带动当地126人灵活就业,人均月收入达1500元至4500元。目前,该案例已在城口县、丰都县、荣昌区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复制推广,并示范推动县域“石柱土家刺绣”“土家倒流水豆腐干”“木兵棕编”等非遗工坊设立。

倒流水豆腐

同时,石柱县依托土家倒流水豆腐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唐氏老腊排制作技艺、都巴制作技艺、酸鲊肉制作技艺等22项非遗技艺,大力推动非遗美食产业发展,开发完成56道土家特色美食菜品,平均每年创造经济价值上亿元。

千年文脉延绵不息,非遗民俗薪火相传。在这场以文化保护为核心,巧妙融合生态智慧与创新策略的宏伟实践中,石柱县正以扎实的行动,向世界展示着一幅生动的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绚丽图景。

(本文图片由石柱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相关链接:

最炫武陵风 非遗渝东南 | 绿水青山起歌舞 文化绽放新活力——黔江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综述

责任编辑:陈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