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程名咋来的?来听专家怎么说-华龙网

“中学地理”课程名咋来的?来听专家怎么说

2024-10-29 17:54:55 来源: 华龙网

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10月28日,“中学地理课”育人价值的专题论坛在西南大学举行。

该论坛汇聚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俞立中、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段玉山等在内的50余位知名学者与教育工作者,会上,各位专家就地理课能否改为地球科学课、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学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等方面提出意见。

曾有专家建议,可否将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名称更名为“地球科学”?这建议引发了热议。教育部曾对此做出了回应,指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专家们之间的分歧,显示出教育创新与传统教育内容之间的碰撞。

据悉,地球科学是认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科学,包括大气科学、地理、地质、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地球化学、海洋科学等,以及在此基础上集成发展的地球系统科学。早在1979年,我国高中曾经设有“地球科学”和“经济地理”课程,1982年后合并为“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我认为中学地理课不宜改为地球科学课。”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院长王建介绍,通过调研发现,世界主要代表性国家或地区普遍开设了中学地理课程,也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在中学同时设立了与地球科学相关的课程或者内容,但是并未出现中学地理课程改为地球科学的现象和趋势。

王建表示,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已经安排了一些地球科学的内容,如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系统、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生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由于文理工多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地理视角的独特性、育人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地理学在中学教育的不可或缺性。

陈发虎院士指出,相较于高等教育阶段更加注重理论研究的特点,中学阶段的地理教育则应侧重于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陈发虎认为,无论是中学地理课程还是高校地理学科,都应该以推动国家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并呼吁加强地理教育的改革,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随后发言的俞立中教授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地理专业教师应当承担起引领作用,指导和支持中小学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他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水平,并为未来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全球视野的人才。

段玉山指出虽然面临着诸如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但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改革探索,就能克服困难实现突破性进展。他还特别提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利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之后,地理课标组、教材编写组、高考命题组专家代表充分参与讨论。地理课标组专家表示,中学地理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其目标不仅限于培育未来可能从事地理科学领域的专家,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思维方式,使其能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在中学课程之中,地理是唯一一个兼跨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部分地理课没有真正体现地理学的核心,原因在于教学中忽视了“人”的因素,地理教学应重视“人”与“地”的关系。

同时,专家们建议,教师培训应拓宽参与者范围,不仅限于教学论领域的学者,还应积极吸纳地理学科专家的深度参与,以强化教师培训的专业性。高考命题组专家结合高考命题的着眼点表示,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学地理课程应吸纳更多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地理学科思想,从而优化中学地理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刘艳